醫學論壇網訊(駐地記者聶鬆義 通訊員李華虹 揚帆)日前,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二院神經外科,接診1例腦動脈瘤破裂導致腦出血的患者。讓醫生棘手的不是瘤體太大,而是瘤體太小了(直徑僅1.2 mm),常規手術實施困難。但醫生們還是精心地設計了手術方案,在患者出現二次出血後為其實施了手術,解除了患者痛苦。
患者為50歲女性,從40歲開始出現頭痛,近幾年病情逐漸加重,常感到劇烈頭痛並伴眩暈。1月前患者再次出現頭痛、嘔吐,被緊急送到醫院。CT掃描顯示其蛛網膜下腔大麵積出血,腦溝、腦池中均有血液。出血後3天,患者轉到哈醫大二院神經外科。
該科四病房主任葉偉對其進行全腦血管造影,確診為大腦前交通動脈瘤,瘤體破裂造成腦出血,但這個動脈瘤的直徑隻有1.2 mm。這麼小的血管瘤常規血管內彈簧圈栓塞術,或夾閉手術均無法應用。考慮到患者已經過了腦出血急性期,按照治療原則,醫生決定先用藥物盡量控製住出血,再擇期手術。但到入院後第9天,患者突然出現了昏迷。葉偉判斷動脈瘤二次出血,立即對患者進行了急診開顱手術。醫師找到動脈瘤所在的位置,在準確判斷周圍血管分布關係後,精準鉗夾了動脈瘤所在的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