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D)為一種典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長期以來,人們多關注其所引起的運動症狀,而忽視其相關的非運動症狀(NMS)。為配合世界PD日,本報特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科陳生弟教授組稿,就PD非運動症狀進行闡述。
嗅覺障礙
典型病例
65歲的李先生最近被診斷為早期帕金森病(PD)。而早在4年前,他就已經開始出現嗅覺喪失,當時雖然多次去醫院就診,卻始終未能查出嗅覺障礙的原因。
嗅覺減退是PD患者常見症狀
西方調查數據顯示,嗅覺減退可見於90%的PD患者,臨床表現為氣味識別、氣味閾值及氣味分辨能力障礙。我國的調查資料顯示,近2/3的PD患者存在氣味識別能力受損。
目前觀點認為,PD患者的嗅覺障礙與病程、運動障礙的分期、嚴重程度以及是否使用抗PD藥物均無關,而可能與運動障礙的類型及是否有自主神經功能受累有關。與以震顫為主型PD相比,少動-強直型PD患者氣味識別能力得分更低。此外,伴有自主神經功能受累的PD患者嗅覺得分更低些。
嗅覺檢測有助於PD的早期診斷和鑒別診斷
嗅覺減退作為PD最常見的NMS之一,在PD的早期診斷、鑒別診斷及預測疾病轉歸方麵具有重要作用。
早期診斷嗅覺檢測簡單易行,作為一種可能的臨床前標誌物,有助於對PD高危人群的識別。已有的證據提示,在獲得PD診斷之前的2~7年,嗅覺障礙就已存在。將嗅覺減退作為初篩方法,結合進一步的結構神經影像(經顱多普勒超聲)和功能神經影像(多巴胺轉運體顯像),可提高易感人群的識別率並及早診斷PD。
鑒別診斷由於特發性震顫、進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質基底節變性及Parkin基因突變的PD患者嗅覺基本上不受累,通過對嗅覺的分析,有助於對PD及相關疾病進行鑒別診斷。與無嗅覺障礙的PD患者相比,伴嗅覺障礙的患者日後更易出現認知障礙和(或)癡呆及幻覺等神經精神症狀。
PD患者嗅覺障礙診斷與治療
對於PD患者的嗅覺評價,北美國家常用賓夕法尼亞大學氣味識別能力測試(UPSIT)。該測試由40張塗有不同氣味的卡片組成,正確聞出1張卡片得1分,得分越高,嗅覺越好。歐洲國家常用嗅棒(Sniffin’ Sticks),由3套分別反映氣味識別、氣味閾值及氣味鑒別能力的水筆組成,每套有16隻水筆,總分48分,得分越高,嗅覺越好。日本學者常選用T&T標準嗅覺測試液。另外,作為一種電生理檢查方法,也可使用嗅覺誘發電位儀。近年來,由於以嗅棒進行氣味識別能力測試的方法經濟、簡便、容易操作,鑒別PD及健康對照組的敏感性及特異性較高,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PD患者的嗅覺障礙常對多巴胺能藥物不敏感,丘腦底核深部電刺激(DBS)可輕度改善患者的嗅覺障礙。
疼痛
典型病例
58歲的嚴女士患PD已有6年了,近來感覺藥性維持時間越來越短,甚至有“接不上”的時候。這種時候常伴有右足大拇趾抽筋、外翻、疼痛難忍。而藥性存在的時候,疼痛感覺就不明顯。
PD患者疼痛發生率高
在PD患者中,疼痛十分普遍。調查顯示,PD患者相關慢性疼痛的發生率是無PD患者組患者的2倍。在中國PD人群中,慢性疼痛的發生率約為42.5%。伴有慢性疼痛的PD患者常起病更早,抑鬱症狀更嚴重,且生活質量更差。一些伴隨的內科疾病如骨關節炎、骨質疏鬆等也可造成疼痛,臨床醫生應注意區分。
PD疼痛類型
當前研究顯示,PD相關慢性疼痛可分為下述5種類型。
•肌肉骨骼痛。這種疼痛起源於肌肉和骨骼,患者通常感覺關節和四肢疼痛,且疼痛較為局限,不沿四肢放射。肌肉強直或痙攣可導致這種疼痛的發生。
•根痛或神經病理性疼痛。表現為沿四肢放射的尖銳性疼痛,常會出現手指和足趾的麻木和刺痛。這種疼痛通常是頸背部脊神經受壓的結果。
•肌張力障礙相關性疼痛。這種疼痛不僅局限於身體的某個部位,還可表現為一種深部疼痛。此型可由抗PD藥物治療導致的運動症狀波動引起。肌張力障礙表現為痙攣或身體某部位如手指、足趾、踝部或腕部姿勢異常。這種肌張力障礙可像痛性肌痙攣一樣使患者在清晨時痛醒。
•靜坐不能或坐立不安感導致的疼痛。患者有迫切想運動的主觀想法,症狀常隨藥效而波動,左旋多巴治療可改善。
•原發性中樞性PD樣痛,患者出現燒灼樣、針刺樣疼痛感覺,且不沿神經分布。疼痛常伴有自主神經特征,如內髒不適感及呼吸困難等,且症狀常隨藥物周期呈現“非運動波動”。在臨床上,以骨骼肌肉痛和肌張力障礙相關性疼痛最為多見。
嚴女士的疼痛發生在“關”期,屬於肌張力障礙相關性疼痛。
疼痛評估與治療
評估 對於PD慢性疼痛的評估,目前國際普遍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及簡易疼痛量表(BPI)等。
VAS主要評估疼痛強度。該方法為:在一條長100 mm的線段兩端分別標有0和100,0代表沒有疼痛,100代表難以忍受的疼痛,由患者通過視覺判斷自己疼痛的程度並在線上做標記。患者可以為自己上周最輕和最重的疼痛情況分別打分。
BPI主要衡量疼痛對生活質量的影響。BPI包括7項指標,分別為生活樂趣、日常生活、情緒、工作、社交、睡眠和行走能力,以0~10分表示影響程度逐漸加重。
治療臨床醫生須根據PD相關慢性疼痛的類型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對於肌強直所致疼痛,可采用多巴胺能藥物、理療及肢體功能鍛煉,避免關節攣縮畸形;對於晨起肌張力障礙相關性疼痛,可通過活動及服用多巴胺能藥物來改善;對於“關”期肌張力障礙性疼痛,可通過相應藥物治療縮短“關”期,減輕疼痛的持續時間;對於頑固性肌張力障礙性疼痛,抗膽堿能藥物、金剛烷胺、巴氯芬及肉毒素局部注射也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