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已成為新時代的流行病

作者:劉素梅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2-02-10

  inserted image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詹淑琴 

  

  失眠幾乎是現在這個時代的一個流行病,現代人壓力比較大,特別是年輕人,失眠發生率非常高,而失眠本身危害較大,怎樣認識失眠合理治療已成為大家關注的一個焦點。日前,醫學論壇網攜手新浪健康,特邀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詹淑琴做客《名醫堂》,在線解答網友關於失眠的相關問題,相關內容摘錄如下。

  早醒也是失眠

  

  說到失眠,我們首先要了解正常睡眠:成年人正常睡眠時間一般7-9小時平均8小時;老年人平均睡眠時間6到6.5小時,一般大於6個小時;兒童和青少年多一點9個小時。自我診斷失眠的標準有四條:首先要看總的睡眠時間,如果睡眠時間不足6個小時即為睡眠不足;第二要看是否有入睡困難,正常人一般在30分鍾以內能夠入睡,如果30分鍾以內不能正常入睡即為入睡困難;第三要看睡眠維持情況,一晚上如果有兩次或兩次以上睡眠中斷,半個小時不能再次入睡,我們叫睡眠維持困難,另外一種是早醒,比正常的覺醒時間早醒一到兩個小時,這也是一種失眠;第四白天有症狀,有困倦、不舒服的感覺,這四種表現組合在一起即可診斷失眠。

  有一種假失眠,醫學上稱為主觀性失眠,我們在診斷時要注意排除。曾經有個患者,總覺得睡不好覺,看了好多醫院用了好多安眠藥不見效。他的家人說都聽到他睡覺打呼嚕了,可他自己卻說一宿沒睡,醫生給他做了睡眠多導圖,結果表明他的睡眠效率在75%以上,接近正常睡眠狀態。他感覺自我睡眠很差,而實際上睡的時間並不少,睡眠效率也並不低,這就是主觀性失眠。患者對自己睡眠評價較低,是主觀焦慮的一種反應。

  作為醫生,我建議如果患者自己能調整好,又不太影響正常工作可以不就醫;如果失眠影響了正常上班、人際關係或是夫妻感情,患者就應該到醫院接受治療了。

  夢靨噩夢與失眠

  

  夢魘是一種特殊的伴有精神心理學問題的表現,機製較為複雜。簡單地說就是人在睡眠的時候做的一種夢,這種夢有時伴有場景,伴有心理上的恐懼反應,有時候還伴有行為動作。一般老百姓會覺得夢魘和噩夢是一回事,其實夢靨跟噩夢雖有相似之處,但夢魘要比噩夢更嚴重,更恐怖。夢魘也是一個直接導致失眠的重要原因。我舉一些夢靨的例子,比如汶川大地震之後,或大的交通事故以後,或在戰爭中經曆過生死場景以後,人會在晚上的夢中再次經曆這種場景。這一般是較強的驚嚇刺激造成的創傷性應激障礙引起的。

  睡眠時總說夢話或磨牙怎麼辦?

  

  有些人愛說夢話,這是由於大腦皮層白天工作興奮程度有點高,晚上抑製不了,有一部分大腦皮層睡眠時還在工作而引起的。說夢話、磨牙,一般來說都與緊張、興奮有關,有時也有焦慮的因素。

  晚上在睡眠中說夢話、跺腳、罵人等是人在睡眠中釋放壓抑的一種方式。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在老年人身上應該注意,有些老年人在睡眠中不自知的情況下可能摔到床下,或者掐妻子的脖子,這就是一種疾病,需要治療。

  曾經有報道,一對恩愛的老年夫婦,丈夫把妻子殺害了,他們平時很恩愛沒有任何的作案動機,這很令人費解。後來通過檢查,醫生發現這個丈夫患有睡眠行為異常。睡眠行為異常在老年人中居多。睡眠行為異常者的夢一定是噩夢,他們的動作是暴力的,有危害的。同睡者要遠離他,分床睡。床上不能有硬物,若有也要保護起來防止患者在睡眠中受傷。

  睡眠中磨牙有時很劇烈、很響,但這種情況一般不必處理;如果嚴重磨牙把牙都磨掉了,患者可以戴個牙套,或在下頜處用點藥鬆弛一下也有效果。

  經常失眠應警惕精神心理疾病

  

  某些精神心理疾病可引起失眠,比如有些患者總覺得樓上的人吵他無法入睡,要跟樓上的人打架,他認為是人家故意不讓他睡覺而不認為是自己的問題,常跟人家發生糾紛。有些人格心理疾病的患者,他會覺得睡眠不好。

  還有一種老年癡呆患者或是帕金森病患者會表現老年心理病變,他們不睡覺、猜疑甚至產生幻覺,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表現。很多慢性病患者查不出病因,這多數就是精神心理疾病。這些心理疾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睡眠障礙,長期失眠也會導致心理疾病,兩者互為因果。

  針對不同人群個性化治療失眠

  

  失眠的治療不是一概而論的,針對不同人群要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兒童是比較特殊的人群,兒童失眠的較少,夜驚、夢話多一點,但家長要培養並盡量督促孩子遵循睡眠規律,其他沒有什麼特殊的;對於老年人,首先要及時治療軀體疾病,其次遇到失眠的情況,老年人不要過於控製安眠藥的使用,保證睡眠是第一位的;對於白領群體,失眠多數還是與精神壓力有關,人到中年,事業、生活、愛情,各方麵都需要去奮鬥,所以壓力很大,2011年睡眠協會的主題就是“關注中老年人睡眠健康問題”,對於這個年齡段的群體,一定要量力而行,不可透支健康。 

 

相關閱讀:

失眠何必談藥色變

按照生物鍾睡眠事半功倍

關鍵字:早醒,夢魘,精神心理疾病,個性化治療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