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的一項研究顯示,長期暴露於交通相關的空氣汙染可能會促使缺血性(非出血性)卒中的發生及其相關死亡。空氣汙染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險因素。
此項前瞻性隊列研究對1993-1997年期間因首次卒中入院的患者進行隨訪,直至2006年,並標注了卒中入院後30天內死亡的致命性卒中病例。研究者對1971年以來參與者住處的二氧化氮(NO2)年平均水平進行估算;通過Cox回歸分析,評估暴露於空氣汙染與發生卒中以及致命性卒中的關係,並對卒中類型(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非指定卒中)、參與者有無共病(包括心髒病、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的情況進行分別討論。
結果顯示,在1984例因卒中首次入院的患者中,142例(7.2%)在30天內死亡。NO2水平升高5.7 μg/m3與卒中入院風險增加5%(危險比1.05)、卒中死亡風險增加22%(危險比1.22)相關。缺血性卒中與空氣汙染相關,而出血性卒中未顯示此相關性。
文章在線發表於第20屆歐洲卒中會議官方網站。會議專題:http://zt.cmt.com.cn/zt/ESC20/index.html
原文標題:Stroke and long-term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a cohort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