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內動脈和椎動脈係統
瑞士的一項研究顯示,動脈溶栓治療基底動脈閉塞是安全的。入院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和年齡被確定為患者臨床轉歸的預測因素。研究報告2011年5月5日在線發表於《卒中》(Stroke)雜誌。
此項研究於1992至2010年間,利用動脈溶栓治療了106例基底動脈閉塞患者,並對他們的基線特征、治療、臨床病程以及3個月和遠期(≥12個月)轉歸進行了評估。轉歸指標為治療後血管再通、並發症、改良Rankin量表(mRS)評分以及3個月和遠期死亡率。
結果顯示,在3個月時,臨床轉歸良好(mRS評分0~2)和中等(mRS評分3)的患者分別為33.0%和11.3%。死亡率為40.6%。69.8%的患者實現了部分或完全再通。1例(0.9%)患者出現症狀性顱內出血。在3個月和遠期隨訪期間,22例生存者(40.8%)的mRS評分至少改善1分,29例(53.7%)無功能性改變,3例(5.7%)出現功能惡化(P<0.0001)。多變量分析顯示,糖尿病是血管再通不佳的預測因素(P=0.028)。基線NIHSS評分是3個月時良好或中等臨床轉歸(P<0.0001)和存活(P=0.001)的預測因素,年齡較輕是存活的另一個預測因素(P=0.012)。年齡同樣為遠期臨床轉歸的獨立預測因素(P=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