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學者協作的一項研究顯示,拉丁美洲和中國城市的卒中患病率已升高至與工業化國家相似的水平。農村和欠發達地區殘疾和功能性依賴的高發生率提示,可能由於對病情較輕的病例確認不足,以致這些地區患病率顯示偏低。研究報告2011年3月14日在線發表於英國《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精神病學雜誌》(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盡管卒中在發展中國家的發生比重不斷增加,但對存活者的卒中負擔還知之甚少。此項橫斷麵研究在拉丁美洲、中國和印度調查了自報卒中患病率、卒中相關性殘疾、功能性依賴和看護者勞損的情況;研究對象為特定區域內生活的老年人(>65歲;n=15,022)。利用標準化程序評估自報卒中、殘疾、看護需要和看護者負擔。對於報告卒中患者,利用Poisson回歸或線性回歸分析評估殘疾、功能性依賴和看護者負擔的相關性。
結果顯示,大多數拉丁美洲地區和中國城市的自報卒中患病率處於6%和9%之間,但印度城市(1.9%)以及印度(1.1%)、中國(1.6%)和秘魯(2.7%)農村地區的發生率明顯較低。拉丁美洲地區需要看護的卒中存活者比率處於20%至39%之間,但在中國農村(44%)、中國城市(54%)和印度農村(73%)明顯較高。並發癡呆和抑鬱是殘疾和功能性依賴的主要相關因素。
相關鏈接:Prevalence of stroke and related burden among older people living in Latin America, India and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