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研究者日前報告,經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治療1年後,術前無症狀患者發生再狹窄的危險高於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和卒中患者。卒中後30天內行CEA術與再狹窄危險降低相關,這點支持目前卒中後早期手術幹預的策略。研究報告2月24日在線發表於美國《Stroke》(卒中)雜誌。
既往研究顯示,穩定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與再狹窄危險增加相關。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患者與卒中患者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相對不穩定。然而,在腦血管事件後,由於斑塊的破裂後修複,頸動脈斑塊隨時間趨於穩定。這些發現提出了兩個問題:(1)術前的臨床表現是否與CEA後再狹窄有關?(2)與腦血管事件後短時間內實施CEA相比,推遲血管再通是否會增加再狹窄的危險?
為解答以上問題,研究者納入2002年至2009年間接受CEA治療的1203例患者,研究其臨床表現對於CEA後1年發生再狹窄的影響,並校正了心血管危險因素、藥物使用以及動脈切開術吻合類型。采用標準多普勒超聲顯像評估CEA術1年後的血管通暢情況。再狹窄定義為動脈內膜切除術位置再發管腔變窄≥50%。
經過1年的隨訪,研究者觀察到,無症狀患者的再狹窄率高於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腦卒中患者。與無症狀患者相比,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的校正後再狹窄比值比(OR)為0.56,腦卒中患者的校正後再狹窄OR為0.49。亞組分析顯示,如果卒中後超過30天實施CEA,再狹窄危險增加(校正後OR為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