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卒中大會現場播報之熱點

作者:彭斌 倪俊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1-02-24

  2010年,美國心髒學會/美國卒中學會(AHA/ASA)先後更新數項卒中診治指南,為更好地理解指南,本屆學會特將會前論壇(Pre Symposium)定義為“現實世界的卒中”,強調“卒中急診治療進展”的主題。

inserted image

  美國哈佛大學施萬姆(Schwamm)教授在其報告中通過對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出血、急性缺血性卒中等急性卒中診治進行係統綜述,闡述了遵循指南的重要性及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Schwamm教授以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療為例,提出可加強入院前公眾卒中知識普及教育、縮短患者入院至接受治療的時間(Door-to-needle time)以提高溶栓治療率,將多種治療方法相結合(靜脈溶栓及動脈取栓等),推行“跟著指南走”(Get with the guidelines)項目,還強調了醫療資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並介紹了美國麻省總醫院開展的急性卒中遠程診療項目(TeleStroke Program)。

  溶栓治療是急性卒中治療的焦點問題,幾項報告提出,在強調提高溶栓治療率的同時,也應注意改善溶栓療效。有報告關注“腦梗死核心(Infarction Core)”與預後的關係,發現溶栓對梗死核心較大的患者效果較差。由於目前確定腦梗死核心的常用標準磁共振成像(MRI)技術受限因素較多,澳大利亞帕森(Parson)教授指出,CT灌注檢查也具有良好應用價值。

  圖為彭斌教授在ISC會場

圖為倪俊教授在ISC會場

幹細胞研究

  臨床前動物研究

  美國博洛根(Borlongan)教授在報告中指出,卒中大鼠接受幹細胞治療後行為功能可改善,且此種改善存在劑量相關性。

  幹細胞輸注途徑

  既往的局部手術定向植入、靜脈輸注等方式存在損傷和進入腦組織的幹細胞數量較少等不足之處,美國邁阿密大學亞瓦蓋爾(Yavagal)教授報告的新研究指出,采用動脈幹細胞輸注方式可提高進入大腦的幹細胞數量。

  臨床試驗

  美國尚未批準幹細胞用於人體臨床試驗,故僅有個例報告。美國克拉梅爾(Cramer)教授報告了2例病例,分別在缺血性卒中發生4天和9天時接受自體幹細胞治療,結果顯示患者神經功能改善。

轉化醫學

  轉化醫學是近年熱點,推動大量的基礎研究成果運用於臨床實踐,但是,並非所有研究成果均能成功用於臨床。作為對這一現象的反思,本屆學會特設“從臨床到實驗室”的專題報告,強調轉化醫學研究中需要注意的方法學問題。

  英國麥克雷(MacRae)教授在關於卒中動物模型的報告中強調,建立有效的缺血性卒中動物模型是開展研究的前提條件;美國薩維茨(Savitz)教授則根據相關指南(STAIRS和STEP)指出了神經保護劑及幹細胞治療研究應遵循的原則。盡管該專題並未介紹最新研究成果,但對今後進一步開展轉化醫學研究仍具有指導作用。

  洛杉磯會議中心聯通四海學者  

CEACAS如何選擇?

  CREST研究亞組分析結果

  CREST是一項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旨在驗證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和頸動脈支架置入術(CAS)治療有症狀和無症狀頸動脈狹窄的療效和安全性。本屆學會報告的CREST研究亞組分析進一步討論了2種方法的安全性及年齡、性別等因素對預後的影響。

  安全性亞組分析 與CEA組相比,CAS組患者的圍手術期(術後30天)總卒中和死亡率較高(4.4%對2.3%,P=0.0052),其中有症狀組差異顯著(6.0%對3.2%,P=0.019),無症狀組差異無顯著性(2.5%對1.4%,P=0.15);與CAS組相比,CEA組患者的圍手術期心肌梗死發生風險顯著較高(2.3%對1.1%,P=0.03)。

  年齡對預後影響的亞組分析 70歲以上患者接受CEA治療可能獲益更多,年齡越大,獲益越顯著;而小於70歲的患者則接受CAS獲益更多,年齡越小,獲益越顯著。對於接受CAS治療的患者而言,隨著年齡增加,手術風險升高。該亞組分析結果提示,盡管此種獲益差異的原因尚待進一步研究揭示,但臨床選擇治療方法時,年齡可能是一項重要參考因素。

  性別對預後影響的亞組分析 性別對CAS和CEA治療後患者4年卒中發生風險影響較小,CAS治療4年後卒中發生率相對較高,但因樣本量較小而無統計學差異。就圍手術期各事件發生率而言,CAS組女性患者卒中發生率顯著較高,2組女性的心肌梗死發生率無顯著差異。CAS組男性患者卒中發生率稍高,而CEA組男性患者心肌梗死發生率顯著較高。

  80歲以上患者頸動脈狹窄的治療選擇

  可嚐試對80歲以上患者行血運重建治療,圍手術期風險低,但接受CAS治療、女性及有症狀的頸動脈狹窄患者圍手術期卒中和死亡風險較高,故臨床為上述患者選擇CAS治療時需要慎重。總體而言,80歲以上患者是否應接受血運重建治療仍存爭議,盡管圍手術期風險低,但長期預防卒中的作用並不明顯。對於80歲以上的老年人,不輕易建議接受血運重建治療,尤其是女性和無症狀患者,應探索更合理有效的藥物治療手段。

  總之,結合CREST及前期北美有症狀頸動脈狹窄內膜切除研究(NASCET)和無症狀頸動脈粥樣硬化研究(ACAS)等試驗結果,目前應為頸動脈狹窄患者選擇何種治療方法仍存在很多爭議。CEA和CAS各有利弊,參考操作水平、年齡、性別、臨床症狀及術前全身狀況等因素,針對不同個體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是必要的,但似乎多數觀點認為,對於有症狀和無症狀頸動脈狹窄,CEA治療優勢更大,CAS的預防作用和安全性尚需要更多證據證實。

  (北京協和醫院 彭斌 倪俊 發自美國洛杉磯 )

關鍵字:急性卒中,幹細胞,CEA,CAS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