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研究顯示,腦小血管病在缺血性卒中病因中所占比例不斷攀升(高達42%)。此種腔隙性腦梗死以純粹的運動或感覺神經症狀為臨床特征。非西方移民發生腦小血管病的風險較高,代謝綜合征患病率較高可能是其原因。
由於急性情況下磁共振成像(MRI)的可用性不高,故急性腔隙性腦梗死診斷難度較大,進而使超聲等補充診斷方法頗具臨床吸引力。溶栓治療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規療法,但目前尚不清楚腦小血管病患者是否存在通過溶栓可加以挽救的缺血半影區。
腔隙性腦梗死複發可能導致認知缺損,並可能引發原始反射陽性、錐體外係症狀等神經變性臨床表現。目前亦不清楚上述神經變性臨床症狀是否與認知缺陷或癡呆相關。
挪威研究者計劃對挪威當地人及非挪威人移民進行一項急性缺血性卒中流行病學研究,擬納入200例腦小血管病患者(其中50例須為非西方移民),評估下列內容:① 患者在核心梗死周圍是否存在缺血半影區;②患者的大腦中動脈抵抗是否增加;③ 臨床神經變性表現(原始反射和椎體外係表現)的患病率;④上述臨床神經變性表現是否與認知缺損相關;⑤非西方移民中包括認知和情感缺損在內的生活質量。
該研究由挪威奧斯陸大學醫院研究者A.K. Knudsen在歐洲卒中會議2010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