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患者男性73歲,因突發頭痛24天入院。神經外科予左額顳開顱、前交通動脈瘤夾閉切除,術後患者體溫升高,波動於38℃~39℃,伴咳黃痰。痰培養示泛耐藥鮑曼不動杆菌感染。予美羅培南、氨曲南無效。藥師建議改用頭孢呱酮鈉舒巴坦鈉有效。該病曆提示,對於全耐藥鮑曼不動杆菌感染者,可選用亞胺培南聯合妥布黴素或阿米卡星等治療。
鮑曼不動杆菌是醫院感染的重要條件致病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機械通氣、留置導尿管、中央靜脈置管、手術等有創操作易破壞機體內環境,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鮑曼不動杆菌感染機會增加。
國內外多項研究顯示,臨床上鮑曼不動杆菌感染日益增多,並呈現多重耐藥現象,醫師選用抗菌藥物麵臨著多重挑戰。筆者在此介紹臨床藥師參與1例泛耐藥鮑曼不動杆菌引起肺內感染的治療體會。
病例簡介
患者男性,73歲,突發頭痛24天,於某年6月10日收治入院。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示:腦內血腫、左側前交通動脈瘤破裂、蛛網膜下腔出血。在神經內科予脫水、抗血管痙攣、抗纖溶治療。6月19日轉入神經外科,醫師為其在全麻下實施左額顳開顱、前交通動脈瘤夾閉切除術。術後予以脫水、糖皮質激素抗炎抗癲癇藥物治療,並行氣管插管、予以機械通氣。7月1日起,患者體溫升高,在38℃~39℃間波動,咳黃痰。痰培養結果為泛耐藥鮑曼不動杆菌感染。血常規檢查示:白細胞15.03×109/L,中性粒細胞比例為91.3%。醫師給予抗感染治療:美羅培南 1 g,每8小時1次;氨曲南1 g,每8小時1次。3日後患者體溫無明顯下降,請藥劑科會診。
藥師建議:停用上述抗生素,7月4日改用頭孢呱酮鈉舒巴坦鈉1.5 g,每12小時1次。7月5日,患者體溫下降至37.2℃,之後體溫逐漸恢複正常,痰逐漸消失。7月8日查血常規示:白細胞7.99×109/L,中性粒細胞比例為85.8%。隨後,患者所有指標逐漸恢複正常。
藥師分析
鮑曼不動杆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住院患者免疫力低下,機械通氣、留置導尿管、使用免疫抑製劑和抗生素、重症監護病房入住時間延長及手術等,都與鮑曼不動杆菌感染有關。而廣譜抗生素的應用易致機體內菌群失調,使條件致病菌(鮑曼不動杆菌)在一定條件下引起感染,並極易在院內暴發流行。大量監測數據顯示,近年來,鮑曼不動杆菌對大部分抗菌藥的耐藥率呈上升趨勢。
根據衛生部2006~2007年對全國7613株鮑曼不動杆菌耐藥率的分析結果(如圖),目前鮑曼不動杆菌對頭孢呱酮鈉舒巴坦鈉的耐藥率最低,僅為13.4%。此外根據我院1997~2006年從痰液和腦脊液分離出的鮑曼不動杆菌藥敏實驗結果,該菌僅對少數藥物敏感,對亞胺培南的敏感率為100%,對頭孢呱酮敏感率為33%,對阿米卡星敏感率為40%。近10年的藥敏監測結果顯示,鮑曼不動杆菌對氨曲南的敏感率隻有8%,對美羅培南耐藥率非常高。因此,藥師建議停用這兩種抗生素。
該患者曾接受顱內手術,由於亞胺培南可能引發癲癇,故可排除此種藥物。頭孢呱酮是第3代頭孢菌素,其敏感菌主要是革蘭陰性需氧菌,對革蘭陽性需氧菌和厭氧菌也有抗菌活性,主要作用於細菌的青黴素結合蛋白。舒巴坦為酶抑製劑,可抑製β內酰胺酶,增強頭孢呱酮的抗菌活性,且舒巴坦對某些酶的抑製作用優於克拉維酸,對奈瑟菌屬和不動杆菌亦具抗菌活性。故不動杆菌感染時可選用加舒巴坦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治療。
藥師建議
為減輕醫師選擇抗菌藥物的壓力,延緩細菌耐藥發生,當臨床醫師對鮑曼不動杆菌感染患者進行治療時,應根據臨床情況及藥敏試驗結果合理選用抗菌藥物,必要時可聯合用藥。目前臨床上以亞胺培南-西司他丁和β內酰胺酶抑製劑為第一線藥物。對耐亞胺培南的鮑曼不動杆菌感染者,可選用頭孢呱酮鈉舒巴坦鈉聯合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治療。對重症、多重耐藥,尤其是全耐藥的鮑曼不動杆菌感染者,可選用亞胺培南聯合妥布黴素或阿米卡星,呱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頭孢呱酮鈉舒巴坦鈉聯合阿米卡星,頭孢他啶、氟喹諾酮類聯合阿米卡星治療。多黏菌素B、亞胺培南和利福平三者間也有協同殺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