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zheimers Dementia:鹿特丹研究-皮層下腦結構和癡呆風險,有何關係?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2-06-05

最近,皮層下結構也參與了癡呆症的研究。皮質下的大腦結構大約占人類大腦總體積的25%,由一組異質性的灰質核組成,包括丘腦、基底神經節、海馬、杏仁核和伏隔核。這些結構影響著一係列的生理功能,包括認知、情緒調節、動機和獎勵。 在此背景下,一些研究顯示這些結構的大體形態在輕度認知障礙(MCI)或癡呆症患者中受到影響,可能在脂蛋白E(APOE)ε4攜帶者和非攜帶者中存在差異。雖然以前的研究主要關注皮層下結構的體積,但它們的形狀被認為可以產生對癡呆症神經病理學和症狀的更深入的理解。

然而,關於癡呆症臨床前階段除海馬外的皮層下結構形態的研究數量仍然有限。研究皮層下結構將提供關於癡呆症發病前的神經病理變化的範圍和定位的關鍵知識,然後可能成為疾病監測甚至可能幹預的目標。

藉此,鹿特丹伊拉斯謨醫學中心的Isabelle F. van der Velpen等人,探究了皮層下大腦結構的體積和形狀與社區居住的老年人的癡呆風險的關係。

2005年至2016年,5522名鹿特丹研究參與者(平均年齡:64.4歲)接受了腦部磁共振成像(MRI),並對癡呆症的發展進行了跟蹤,直到2018年。獲得了七個皮層下結構的體積和形狀測量。

在12年的隨訪中,發生了272例癡呆症。

丘腦的平均體積(危險比[HR]每標準差[SD]減少1.94,95%置信區間[CI]。1.55-2.43)、杏仁核(HR 1.66,95%CI:1.44-1.92)和海馬(HR 1.64,95%CI:1.43-1.88)與癡呆風險密切相關。

伏隔核、蒼白球和尾狀體體積的關聯則不太明顯。形狀分析確定了杏仁核、邊緣丘腦和尾狀核的區域表麵變化。

該研究的重要意義在於發現了:杏仁核、丘腦、海馬和尾狀核的結構,和老年人隊列中的癡呆風險有關。

關鍵字:皮層下腦結構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