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患者的肌肉組織中是否存在特殊的病理標誌物?在10例屍檢患者的雙病例對照研究和114例連續患者的隊列研究中,散發性ALS (SALS)患者肌內神經束中存在磷酸化的交互反應DNA結合蛋白43 (pTDP-43)陽性軸突。114例無ALS家族史或其他神經肌肉疾病的患者行肌肉活檢,所有軸突pTDP-43陽性神經束的患者活檢後均診斷為SALS。本研究結果提示肌內神經束軸突積聚可能是ALS患者的特征。
神經肌肉接頭和軸突的退化被認為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症 (ALS) 發病機製的一個重要方麵。然而,反式反應 DNA 結合蛋白 43 (TDP-43) 在軸突中的作用的機製尚未在病理學上得到闡明。
Takashi Kurashige等在JAMA期刊發表研究文章,目的是識別和表征ALS患者骨骼肌外周軸突的組織病理學特征。
該研究包括 2 個部分:屍檢病例對照研究和至少 1 年隨訪的回顧性基於人群的隊列研究。隊列研究的患者於 2004 年 1 月 1 日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入組。屍檢研究包括患有 TDP-43 病理學的散發性 ALS (SALS) 患者和患有非 ALS 疾病的對照患者。該隊列研究招募了沒有 ALS 或其他神經肌肉疾病家族史的患者,以及活檢未診斷出患有肌肉疾病的患者。數據於 2019 年 9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間收集,並於 2021 年 6 月進行分析。進行肌肉活檢或死後肌肉組織檢查。
該研究中
1. 共有 10 名屍檢證實的 SALS 患者(死亡時的平均 [SD] 年齡,76.1 [8.5] 歲;
1.1. 8名男性[80%])表現為肌內神經束軸突磷酸化TDP-43 (pTDP-43)陽性積累。
1.2. 無ALS 的 12 名對照患者沒有。
屍檢病例對照研究中骨骼肌肌內神經束中軸突pTDP-43陽性積累
2. 在隊列研究的 114 名患者中(平均 [SD] 年齡,62.3 [16.1] 歲;76 名男性 [67%]),71 名患者(62.3%)表現出肌內神經束;43 例(37.7%) 沒有。
2.1. 在表現出 pTDP-43 陽性肌內神經束的患者中,33 名患者(22 名男性 [66.7%];平均 [SD] 年齡,65.2 [15.6] 歲)後來被診斷為 ALS。
2.2. 其他 38 名患者(26 名男性 [68.4%];平均 [SD] 年齡,59.3 [18.0] 歲)沒有顯示 pTDP-43 陽性束,也沒有發展為 ALS。
2.3. 在那些沒有明顯神經束的人中(28 名男性 [65.1%];平均 [SD] 年齡,61.3 [15.3] 歲),3 人後來被診斷出患有 ALS。
2.4. 在活檢隊列中的 ALS 患者中,9 名 pTDP-43 陽性束在活檢時僅表現出較低的運動神經元症狀。
在肌活檢隊列中,最終發展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的患者肌內神經束中出現軸突pTDP-43陽性積累
這項雙重病例對照和回顧性隊列研究的結果表明軸突 pTDP-43 積累可能是 ALS 患者的特征。神經束中的 TDP-43 可能是 ALS 的一種新型診斷生物標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