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lzheimer & Dementia:吃什麼很重要——“炎症飲食”與大腦老化密切相關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2-05-16

        飲食結構的確與慢性低度炎症息息相關。人每天吃飯,腸道在代謝過程中,就會產生炎性遞質。如果攝入高油脂和高脂肪的食物,炎性遞質就會過度表達,進而導致炎症出現。但有些物質,比如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就可以抑製前列腺環氧化酶的表達,具有抗炎作用。

        研究顯示,富含飽和脂肪、糖、鹽等纖維水平較低的食物在進入腸道後,可誘發炎症和自身免疫反應,這類食物被稱為“促炎食物”。而有些食物能改善人體中的炎性生物標誌物水平,有助於減輕人體炎症,因此被稱為“抗炎食物”。

        近期,來自美國的學者調查了弗雷明漢心髒研究後代隊列參與者的飲食炎症指數(DII)與腦容量和腦小血管疾病措施之間的橫斷麵關聯,結果發表在Alzheimer&Dementia雜誌上。結果共有1897名參與者(平均±標準差,年齡62±9歲)完成了食物頻率調查表和腦磁共振成像(MRI)。

        結果顯示,在調整了人口統計學、臨床和生活方式等協變量後,較高的(促炎症)DII得分,在最多三個時間點上的平均值,與較小的總腦體積有關(β±標準誤差:-0.16±0.03;P<0.0001)。此外,較高的DII分數與較小的總灰質體積(-0.08 ± 0.03; P = .003)和較大的側腦室體積(0.04 ± 0.02; P = .03)有關。沒有觀察到與其他腦MRI指標的關聯。

        該研究結果顯示,較高的DII分數與全腦MRI指標之間存在關聯。由於該研究是第一批報告較高的DII分數和腦容量之間關係的小組之一,因此需要重複研究以證實上述發現。

關鍵字:大腦老化,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