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j Parkinsons Dis :便秘程度,可預測帕金森患者的臨床結局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2-04-28

        盡管帕金森病(PD)的特點是運動障礙,但它與明顯的非運動特征有關,包括胃腸道(GI)功能障礙,如便秘、吞咽困難、唾液分泌過多、胃排空延遲和反流。便秘是最常見的非運動性PD症狀之一,可顯著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有便秘的人患帕金森病的風險更大,現在它是帕金森病前驅期的一個公認特征。

        對腸道-大腦軸的研究工作已經大大增加,並且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功能障礙可能在PD的早期發病機製中發揮作用;然而,它與疾病進展的聯係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詹姆斯-帕金森在《關於顫抖性麻痹的論文An Essay on the Shaking Palsy》中報告了兩個病例在服用瀉藥後便秘緩解後PD症狀的改善,這使他對消化道在疾病過程中的作用產生了懷疑。最近的研究報告了便秘治療後運動改善的情況,表明在200多年後,這個問題仍然值得關注,但需要更多的基礎和臨床研究證據來證實這種關聯。

        有人提出,腸道功能的變化可能通過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對PD產生影響。目前正在探索益生菌和糞便微生物群移植的臨床試驗作為新的治療方法。這方麵的機製基礎尚不清楚,但一種假設是PD中腸道神經係統的早期α-突觸核蛋白病變導致腸道運動能力下降,從而導致微生物群的變化。局部α-突觸核蛋白的沉積和微生物組的改變都可能促成低級別的腸道和係統性炎症,反過來又加劇了大腦炎症和神經變性,導致疾病更快速地發展。雖然可以說PD中腸道神經係統的早期病理變化和相關的便秘隻是反映了一個更惡性的傳播性疾病過程,但鑒於便秘可能比PD的運動症狀的出現早10-16年,這似乎不太可能。

        迄今為止,雖然對PD的一些主要運動特征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但仍然沒有改變疾病的治療方法。在對一個具有人口代表性的PD隊列(CamPaIGN)進行10年的縱向評估時,隻有23%的患者有良好的結果(沒有癡呆/姿勢不穩而存活),而68%的患者已經出現姿勢不穩,46%的患者已經出現癡呆。便秘是PD的一個相對可預防和可治療的方麵,如果發現它與PD的長期預後有因果關係,則值得進一步考慮作為疾病改變的目標。

        藉此,劍橋大學的M. Camacho等人,分析了來自帕金森病發病率隊列協作組的數據,該協作組由8年內縱向評估的帕金森病患者的社區發病隊列組成。

        便秘是通過MDS-UPDRS便秘項目或類似的分類量表來評估的。

        所關注的主要PD結果是癡呆、體位不穩和死亡。

        PD患者根據診斷時的便秘嚴重程度進行分層:無(n = 313,67.3%),輕微(n = 97,20.9%)和嚴重(n = 55,11.8%)。在基線時便秘較嚴重的患者中,所有三種結果的臨床進展都比較快(Kaplan-Meier生存分析)。

        在調整了相關的混雜因素後,Cox回歸分析證實了便秘嚴重程度與癡呆症進展之間的顯著關係,但與體位不穩或死亡無關。

        由此可見,早期便秘可能預示著神經退行性病變的加速發展。

關鍵字:帕金森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