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U 19前列腺癌指南更新要點

作者:周利群 來源:腫瘤瞭望 日期:19-03-25

        2019版EAU前列腺癌指南主要有10項重要更新

        1.穿刺活檢前推薦mpMRI檢查

        今年EAU專題會議針對多參數磁共振(mpMRI)在前列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問題展開了廣泛的討論,許多學者結合相關文獻提出在前列腺穿刺活檢之前推薦做mpMRI。我國醫生在臨床工作中為患者行穿刺活檢之前早已常規行MRI檢查,但這種方法之前並未寫入指南。今年EAU指南特別強調了這一點。

        2.影像學參數尚未納入前列腺癌臨床分期

        指南或者教科書中關於前列腺癌臨床分期均以直腸指檢(DRE)為基礎。今年EAU指南也並未將CT、MRI等影像學資料納入臨床分期。或許這種情況在不久的將來會發生改變。

        3.低、中危前列腺癌治療手段有一定進展

        對於低危前列腺癌,今年強調了主動監測的具體應用。臨床醫生應與患者充分溝通,闡明風險,密切且積極地隨訪監測;對於中危患者,相關循證學依據及資料表明,可以接受外放療治療,放療前可以接受3個月左右的新輔助內分泌治療,並輔以至少4-6個月的常規內分泌治療。

        4.生化複發:不同治療手段cut-off值不同

        對於行前列腺癌根治手術的患者,其臨床有意義的生化複發的cut-off值被定義為大於0.4ng/ml且持續上升。但對於行放療的患者來說,其臨床有意義的生化複發的cut-off值則為患者放療過程中最低點的PSA值加上2ng/ml。目前PSMA-PET-CT在前列腺癌的診治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於生化複發的患者建議行PSMA-PET-CT以明確患者是否存在遠處轉移。

        5.遠處轉移性前列腺癌(M1)推薦行PSMA-PET-CT進行評估

        對於前列腺癌是否存在遠處轉移,以往常規行骨掃描及CT進行評估。但骨掃描假陽性及假陰性率較高,而CT檢查僅可評估局部是否複發及有無淋巴結轉移。PSMA-PET-CT對於複發轉移灶檢測的敏感性較骨掃描及CT大幅度提升。目前臨床上對於M1前列腺癌的評估僅僅依靠CT及MRI,故EAU指南推薦將PSMA-PET-CT納入轉移性前列腺癌的評估體係。

        6.M1無症狀患者可行間歇療法

        對於M1無症狀患者,本次EAU指南明確提出可行間歇療法。間歇療法包含多種方法,例如內分泌治療、化療等。這種間歇療法可以在患者情況較好時停掉一切治療,密切隨訪觀察,如有惡化趨勢,則再次恢複治療。

        7.遠處轉移性前列腺癌的標準治療方案(SOC)發生改變

        對於M1前列腺癌患者,以往指南建議的SOC為ADT治療,但隨著近年來相關研究的不斷進展,治療方案發生改變。對於M1前列腺癌患者,EAU指南推薦的SOC為ADT+化療或者是ADT+阿比特龍。此外,本次大會強調,對於高瘤負荷遠處轉移前列腺癌不推薦局部治療。

        8.非轉移性去勢抵抗前列腺癌(M0CRPC)治療新進展

        目前對於M0CRPC患者的治療方法,相關專家學者討論的越來越多。在臨床上有許多前列腺癌患者行局部手術治療或放療,後續接受內分泌治療會慢慢進入CRPC階段。目前對於進入此階段的患者可采用ADT+阿帕魯胺或恩雜魯胺進行治療。

        9.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mCRPC)應密切監測睾酮水平

        眾所周知,前列腺癌患者大都死於mCRPC階段。研究表明一旦患者進入mCRPC階段,其中位生存時間僅為13個月左右。本次EAU指南強調:對於進入mCRPC階段的患者來說,不僅要密切複查PSA,對於睾酮水平的監測也是非常必要的。並非所有患者在ADT治療後睾酮水平都會降至50ng/dl以下,有一小部分患者的睾酮濃度無法達到去勢水平。不論是藥物去勢還是手術去勢,將患者睾酮水平維持去勢水平可使其生存獲益。

        有文獻報道,睾酮濃度降至20ng/dl以下,患者預後會比小於50ng/dl更好。隨著藥物去勢及監測手段的不斷進展,去勢水平睾酮濃度何時會修改閾值為20ng/dl尚待進一步探究。

        10. 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mCRPC)二線治療取決於一線治療用藥方案

        對於mCRPC患者二線治療取決於已接受的一線治療。如果患者已接受ADT治療,其二線治療可以加用化療或阿比特龍進行治療。如果患者已接受化療,那麼可以接受阿比特龍作為二線用藥,反之亦然。

        

關鍵字:前列腺癌,,,指南,,更新,,EAU,,要點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