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年來首次:中國醫療器械登上《柳葉刀》

作者:佚名 來源:醫穀 日期:18-09-05

英國時間2018年9月3日晚(北京時間9月4日6時30分),世界頂級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全文刊登了我國民族醫療器械企業微創醫療(位於張江科學城)自主研發的Firehawk(火鷹)冠脈雷帕黴素靶向洗脫支架係統(以下簡稱“火鷹支架”)在歐洲大規模臨床試驗(TARGET AC)的研究結果,這是《柳葉刀》創刊近200年來首次出現中國醫療器械的身影。

根據試驗結果,火鷹作為第三代靶向藥物洗脫支架,在植入患者體內後,受到治療的血管區域能夠在早期快速愈合,因為其創新性的微槽包裹藥物、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設計,以及較低的載藥量(僅需同類產品三分之一的載藥量即可實現同等療效),安全性大幅增加,可有效減少晚期血栓事件的發生。

據了解,在心髒支架領域,藥物的承載是一個困擾業內多年的難題,目前,國內外傳統主流心髒支架都是在金屬支架表麵塗上細胞抑製劑,才能使血管持續通暢,降低血管再狹窄的發生率。

但這樣做仍有不足:首先,藥物支架表麵的塗層在血管裝載過程中如果遇到像鈣化等複雜病變時,容易脫落、破損,會影響治療效果,同時,因藥劑量大等原因還存在晚期血栓發生率高的問題,其次,藥物的承載量難以控製,裝少了容易在達到病變區之前過早損耗,裝多了則容易過猶不及,對人體造成負擔,且傳統支架安裝後大部分患者需要長期進行雙重抗血小板治療,這些藥物有一定的副作用,且價格昂貴,目前國內的雙抗藥物中,較便宜的品種每年也需要花費近萬元,給患者帶來了沉重的藥費負擔。

如何才能解決上述問題,把藥物完美地“保存”在支架上,經過反複設計和比較,火鷹研發團隊曆時15年,選擇了微槽包裹藥物的技術方案,即在金屬支架表麵用激光刻槽,再把藥物灌入槽內。和傳統技術的區別在於,刻槽可防止塗層在輸送過程中脫落,藥物不會流失,且藥物抵達血管病變區後,能通過固定的槽位精準釋放,避免了浪費。且由於精準釋放而非漫無目的“掃射”,可以避免在無效麵上載藥,從而避免過多藥物對表皮細胞的抑製,使支架盡快被表皮覆蓋,這讓藥物支架使用者術後服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的時間縮短。研究表明,火鷹支架的使用者服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的時間預期可以從長期治療縮短至1個月,可為患者每人每年節省近萬元,如果服用其他新型抗血小板凝聚藥物則節省更多,可為國家醫保每年節省支出近6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支架壁薄如頭發絲且空間極其有限,火鷹支架的製造工藝是要在細如頭發絲卻極其堅硬的鈷鉻合金上均勻“挖”出近600個凹槽,其難度比“發雕”還要高出不少。因為避免了在無效麵(內壁)上塗藥,從而避免了藥物對內皮細胞的抑製,使得支架表麵能像裸支架一樣盡快被內皮細胞覆蓋,其結果就是在保證了藥物有效性的同時,大大降低了藥物使用量,目前火鷹支架的藥劑量為全球最低。

同時,由於通過遍布於支架杆外表麵的數百個微槽將藥嚴密的包裹起來,在將支架輸送到病變區的過程中,藥物不會因血液衝刷或因與血管壁刮蹭而產生無效損耗。支架釋放後支架杆嵌入到血管壁內,數百個陣勢排列微槽(槽開口麵積僅占小於5%的金屬總麵積,保持了裸支架的基本形態)在功能上即刻轉化為等量等形的陣勢排列微針注射孔,針槽內的藥物大分子按一定的可控動力學模式無損耗地通過定向點灌和扇形擴散向平滑肌細胞精準釋放;正是這種無冗餘最優劑量預埋和無損耗藥物輸送機製使得火鷹支架僅需要極少的藥劑量就能取得防止再狹窄之效,也正是這種低劑量和極高的裸支架表麵積占比(約95%),賦予火鷹產品與裸支架一樣低的晚期血栓事件,有效避免了藥物對支架內皮化的負麵影響,克服了一般藥物塗層支架固有的晚期血栓問題,從根本上使火鷹靶向支架既獲得了普通藥物支架的療效,同時又保持了金屬裸支架的長期安全性。

此外,為將藥物精準地注入這些微型凹槽,微創還自主研發了藥物塗層噴塗設備,全自動三維打印微凹槽填充,可將誤差控製在微米級別,藥物塗層的麵積僅占金屬覆蓋麵積的20%。

目前,火鷹支架已在全球36個國家和地區上市或完成注冊,另悉,由微創醫療自主開發的第二代可降解藥物支架火鹮已經進入臨床階段,臨床安全性和有效驗證已初步取得良好結果。

關鍵字:醫療器械,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