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奔波開藥太折騰?看中醫藥如何打通慢病服務最後一公裏

作者:MedSci 來源:MedSci 梅斯 日期:17-12-22

        福建省廈門市堅持“三師共管”分級診療和中醫適宜技術相結合,開展市中醫院專家基層師帶徒,提升社區醫生中醫藥服務能力,完善了慢病分級診療工作。

        廈門市禾山社區的老鄭夫婦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常年輾轉去大醫院就診,每次從家到醫院看病,要花費大半天時間。一次體檢時,老鄭夫婦得知市中醫院糖尿病科專家蔡川海也在社區出診。於是,老鄭夫婦就追隨蔡川海來到廈門市中醫院禾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幾個療程下來,老鄭夫婦的血壓、血糖都控製得不錯。節省了時間,還享受到了高質量的中醫藥服務,老鄭夫婦對社區服務中心讚不絕口!

        近年來,福建省廈門市堅持將“三師共管”(專科醫師、全科醫師、健康管理師)分級診療和中醫適宜技術相結合,引導大醫院中醫專家下派到社區,開展中醫專家基層師帶徒,提升社區醫生中醫藥服務能力,完善了慢病分級診療工作。

        2015年以來,廈門市中醫院禾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分級診療和中醫適宜技術相結合,堅持“醫養結合、以養為主”為核心的健康服務,為群眾提供日常保健、中醫康複治療等,同時,讓慢性病患者享受到了全程的“醫養結合”服務。

        56歲的黃阿姨家住禾山街道龍湖花園,長期患有高血壓、糖尿病。8年前,因腦中風,造成了偏癱,落下了許多後遺症。每次,黃阿姨要靠愛人騎著電動車帶著她才能到思明區的大醫院,做康複治療及開日常藥物,頻繁的奔波,讓黃阿姨十分沮喪。

        一次,黃阿姨和愛人走進了廈門市中醫院禾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健康小屋,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找到理療科醫生楊清華治療。楊清華對黃阿姨進行偏癱分級評估及鑒定後,製定了康複治療方案,1年來通過運動療法、推拿、針灸等治療,黃阿姨原本極度僵硬的患肢,可以輕微活動了,偏癱等級也從Ⅱ改善到了Ⅲ級,血糖、血壓也穩定了。現在,黃阿姨可以一次開出42天的藥物。與家庭醫生簽約後,還可以直接續方,郵寄到家裏,解決了黃阿姨以前頻繁開藥的不便。

        近年來,在廈門市分級診療政策支持下,患者在基層就診體驗得到了進一步改善,慢病簽約病人可享受長處方用藥,既減輕了去大醫院排隊的煩惱,又節省了門診費用,醫保報銷比例更高,藥費支出更少。

        為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水平,方便社區群眾就醫。兩年前,廈門市衛生計生委就開展中醫專家基層師帶徒工作。同時,引導大醫院專家下沉基層,帶教社區全科醫生。並將三級醫院醫生職稱晉升和進社區相掛鉤,給予進社區培訓、帶教的中醫專項補助。

        廈門市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邱英明2013年到社區出診時,發現基層全科醫生在日常工作中,使用中醫藥技能的較少,對於常見病的治療效果並不理想。在市衛生計生委出台中醫專家基層師帶徒實施方案後,邱英明就參與了師帶徒工作,幫助社區全科醫生掌握中醫藥技能,服務社區群眾。

        “社區的中醫藥氛圍濃了,醫生掌握了多項中醫藥技能,讓患者少花了錢,看好了病,大大提升了患者對社區中醫藥服務的信任度。”開展師帶徒兩年來,邱英明看到了社區的變化。他認為中醫專家定期到基層坐診,不僅帶動了基層的中醫診療水平,也讓社區周邊的患者開始信任中醫藥了.

        “以前,社區的中醫藥服務相對單一,群眾信任度不高。”說起大醫院中醫專家到社區帶教後的變化,廈門市中醫院禾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徐國山說,現在,通過中醫專家基層師帶徒,中心中醫藥服務能力上升了,中醫醫師技能提高了,使用中醫治療的方法手段多了。從中藥飲片到針灸、中藥敷貼、艾灸等中醫適宜技術,居民接受中醫藥服務的依從性提高了,治病療效好了。

        “大醫院開展中醫專家下派、業務指導等活動,通過傳、幫、帶,全麵提升了基層醫務人員的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業務水平。”廈門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挹青表示,下一步,市級中醫專家進社區工作,將逐步擴大覆蓋麵,重點由島內向島外延伸,讓更多居民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能享受到中醫藥特色服務。截至2016年底,廈門市中醫專家進社區工作擴大到23家社區,共有195名專家下社區,帶教全科醫師250人,提升了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到基層為市民提供簽約服務。

        近年來,廈門市中醫院突出中醫藥在慢病管理中的優勢,加強中醫師在“三師共管”服務體係中的作用,對已有的“三師共管”團隊進行結構性調整,成立中醫專家組,選擇相應的治療、預防、養生方法,進行因人而異的幹預,改善體質、辨證治療,使患者享有全程中醫藥服務。

        “醫院各科中醫專家定期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病人在社區看病,既不擁擠,又有全科醫生診療。”廈門市中醫院原副院長高樹彬說,如遇患者突發病情,全科醫生會與上級中醫院專家電話會診,同時,實現雙向轉診,將患者轉到上級醫院專科治療。患者病情穩定後,又可以回到社區跟蹤治療。

        廈門市中醫院專家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對全科醫師進行知識培訓,並邀請患者來現場聽課。課程結束後,專家給病人介紹社區全科醫師,讓患者了解社區醫師。診治方案在三級醫院專家的指導下進行,逐步讓慢病患者願意留在社區,信任社區醫師。

        分級診療實施後,廈門市中醫院與下屬的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形成優質醫療資源的互通、互惠、互助,並覆蓋湖裏區的分級診療網絡。“中醫院就診的慢病患者結構發生變化,輕病患者來大醫院就診減少了,20%沉澱在社區。”廈門市中醫院院長耿學斯說,現在,醫院危重病人、複雜病人增多了,大醫院看大病、看疑難雜症,小病在社區治療,分級診療成效初顯。

        “三師共管”分級診療結合中醫適宜技術模式在基層落實後,廈門市中醫院的門診總量沒有出現大幅增長,反而略有下降,社區的門診量則出現小幅增長,同時擴大了中醫藥的影響力,得到了社區居民的良好反饋,正在逐步轉變百姓“有病要上大醫院找專家”的觀念。

關鍵字:中醫藥,,慢病,,服務,,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