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AE公布新癲癇發作臨床分類細則

作者: 樊戈睿 來源: 神經諾訊 日期:17-03-19

最近,國際抗癲癇聯盟(ILAE)官網公布了新的癲癇發作臨床分類細則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分類細則”),並麵向全球癲癇學界及癲癇領域臨床工作者征求意見。該分類細則是由ILAE癲癇發作分類工作組基於1981年ILEA癲癇發作分類及2010年修訂版,綜合了近年來癲癇研究進展和臨床反饋修訂的。

1

新的分類細則主要依據癲癇發作的以下幾個因素:起源於單側/雙側大腦/起源不明;運動性/非運動性/失神;意識清醒/意識喪失/意識狀態不明;繼發/不繼發雙側強直陣攣發作。

2

根據新的分類細則,對具體癲癇發作的分類應該從判斷癇性放電起源於單側/雙側大腦/起源不明開始,分別對應局灶性癲癇發作、全麵性發作或發作起源不明的癲癇發作。分類可以終止於這一步,但根據掌握的病例資料、醫生的經驗及分類的目的(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新的分類細則鼓勵醫生進行進一步的分類。

3

新的分類細則指出,局灶性癲癇發作進一步分類依據主要是運動性/非運動性體征(Motor/Non-Motor),如果在發作起始時既有運動性體征又有非運動性體征,一般運動性體征是主要的,可作為分類依據,除非某些非運動性體征(如感覺)非常突出。

4

意識喪失及反應力下降是部分性癲癇發作可能涉及的重要體征。局灶性意識清醒的癲癇發作(Focal aware seizure)在新的分類細則中被用於替代1981年版分類中的簡單部分性發作,指代意識、記憶、反應力均正常的局灶性癲癇發作。任何具有明顯的意識、記憶、反應力受損的局灶性發作都應該歸於局灶性意識受損的癲癇發作(Focal seizure with impaired awareness),該類型被用於替代1981年版分類中的複雜部分性發作,但需要區分和辨認病例屬於意識受損還是失神。當發作期意識狀態不清時,可以暫時歸為局灶性意識情況不明的癲癇發作(Focal seizure with unknown awareness)。

5

當一個局灶性癲癇發作病例出現一個以上子分類症狀時,分類應該依據越早出現或越突出的症狀。為了更準確的表述癲癇發作的傳播形式,局灶性繼發雙側強直陣攣發作(Focal to bilateral tonic-clonic seizure)被用於取代之前的部分性發作繼發全麵性發作,其他局灶性發作類型也可能出現繼發雙側強直陣攣發作的模式。

6

新的分類細則中全麵性癲癇發作子分類基本與1981年版分類類似,僅增加了Doose綜合征中常見的肌陣攣-失張力發作,青少年肌陣攣綜合征中常見的陣攣-強直-陣攣發作和失神伴眼瞼肌陣攣發作、肌陣攣失神發作。對一些發作起始特征、運動性/非運動性體征和意識狀態均不明的發作可以暫時劃分到未分類的癲癇發作(Unclassified seizure),待掌握更多信息後再做分類。

參考文獻:Robert S.et al.Oper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eizure Types by the 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

關鍵字:癲癇發作,臨床分類細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