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國人缺血性卒中6個月後肢體痙攣的發生情況與危險因素,上海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學者們進行了一項研究。結果表明,缺血性卒中後,痙攣在上下肢同時發生最常見,上肢較下肢更易發生痙攣,其中肘關節最易受累,入院時NIHSS評分中癱瘓評分與出院時BI評分有助於預測痙攣的發生。相關論文近期在線發表於《中國卒中雜誌》。
研究者們連續選取了2013年4月1日-7月31日在我院神經內科住院的新發缺血性卒中患者,在缺血性卒中後6個月時評估其痙攣情況。痙攣評定采用改良Ashworth痙攣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所有患者的痙攣評定均由同一人進行。
結果顯示,納入患者185例,完成隨訪114例,32例發生痙攣,上下肢均發生痙攣的有22例。最易受累的是肘關節(26例),其次為踝關節(22例)、指關節(20例)、腕關節(19例)、膝關節(18例)、肩關節(15 例)和髖關節(7例)。統計分析發現,入院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痙攣組(4.64,0~23分)顯著高於無痙攣組(2.41,0~7分,P =0.001);入院時NIHSS評分中癱瘓評分(3,2~6分)痙攣組明顯高於無痙攣組(1,0~2分,P <0.001);出院時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Barthel Index,BI)痙攣組(71.2分,5~100分)明顯低於無痙攣組(91.7分, 45~100分,P <0.001)。多因素回歸分析後,發現入院時NIHSS評分中癱瘓評分及出院時BI評分與痙攣的發生存在相關性。
論文標題:缺血性卒中後痙攣發生情況及預測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