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外傷後藥物預防癲癇可能有效

作者:伊文 來源:神外資訊平台 日期:15-11-12

  頭部外傷常導致運動或認知功能障礙,也易引起繼發性癲癇。抗癲癇藥物苯妥英等常用於預防外傷後癲癇。然而,傷後立即給予抗癲癇藥物能否改變癲癇的發病機理,仍然不得而知。加拿大Dalhousie大學醫學部的Kara Thompson等開展一項研究,探索使用抗癲癇藥物作為預防性措施的有效性,結果發表於2015年8月《CochraneDatabase Syst Rev》在線上。

  該項係統評價的Meta分析,通過文獻檢索收集到10項臨床隨機對照研究的2326例患者資料。幹預方式分為3類,分別為抗癲癇藥物與安慰劑的比較,神經保護劑與安慰劑的比較,以及幾類抗癲癇藥物間的比較。

  與安慰劑比較,抗癲癇藥物苯妥英或卡馬西平可以控製早期癲癇發生的風險(RR:0.42, 95% CI 0.23~0.73),證據級別較低。在降低後期癲癇發生的風險,抗癲癇藥物與安慰劑比較,沒有明顯區別(RR:0.91,95% CI 0.57~1.46),證據級別較低。在總體死亡率上,抗癲癇藥物與安慰劑比較,也沒有明顯區別(RR:1.08,95% CI 0.79~1.46),證據級別較低。有兩項研究是苯妥英與丙戊酸和左乙拉西坦比較,未能發現苯妥英比後兩者藥物對早期和後期癲癇發生風險有明顯的幹預優勢。

  作者指出,目前級別較低的證據顯示,與安慰劑相比,早期抗癲癇藥物治療可降低外傷後早期癲癇發病率,但沒有證據支持能夠減少後期癲癇發生率或死亡率。同時,尚無充分的證據就神經保護劑與安慰劑之間,或苯妥英與其他抗癲癇藥物之間在預防外傷性癲癇方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給予定論。

關鍵字:抗癲癇藥物,苯妥英,頭部外傷,Meta分析,Dalhousie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