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醫生應是會拿手術刀的內科醫生

作者:楊婧哲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2-05-10

inserted image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 淩鋒

  近日,在2012中國腦卒中大會腦血流重建研究論壇上,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淩鋒對我國開展頸動脈內膜切除術頸動脈支架置入術、顱內外搭橋手術和顱內支架的情況作了回顧,並對十二五期間開展的課題進行了展望。

  淩鋒介紹說,在中國,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在20年的時間裏 僅僅做了4853例,而在美國每一年就會做8萬到13萬例,我們20年才做4800多例,如此小的數字是無法應對腦卒中的發病率的。在4853例病例中,涉及了87家醫院,而87家醫院中擁有100例以上經驗的隻占15家,而且醫院分布的區域也有顯著差異,其中北京占了1/3,天津、河南、上海三個省市占了1/3,其他地區占了1/3,區域差異麵臨最大的問題是需要加強對醫生的培訓,包括培訓技術、培訓知識、培訓監測。

  在談及腦卒中發生的危險因素時,淩鋒指出,在中國高血壓是發生腦卒中的最主要危險因素,但是在中國很多外科醫生並不重視基礎疾病,國外研究顯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和心髒病都與腦卒中相關,然而非常遺憾的是,在高血脂和吸煙這兩個危險因素上,中國的實驗和記錄都沒有提到這兩個危險因素。淩鋒說,高血脂和吸煙這樣的危險因素在中國的醫生眼中好像不重要,這說明我國醫生對於腦血管病的防治知識不夠全麵。中國的神經外科醫生絕不單純是手術匠,而應該是一個會拿手術刀的內科醫生,對基礎危險因素的預防,對基礎藥物的實施都非常重要,與手術刀同樣重要。

  淩鋒說,在中國20年CEA的量是4800多例,15年的支架量是10400多例,有顯著差異,而在美國並非如此。CEA已經做了60年的時間,因此從循證醫學上說是A等Ⅰ級標準,其是否真正有效,有益於病人已經經過了時間的考驗。而頸動脈支架置入術(CAS)隻做了15年,支架的疲勞性、支架置入後是否發生再狹窄,還有待於進一步再研究討論。

  CAS在中國的開展情況也有顯著區域差異。從“學習曲線”上來看:一個在100例以內經驗的醫生,手術並發症的發生率是23%;如果有300例以上經驗的醫生,手術並發症可以下降到10.3%,然而學習曲線的代價是病人的生命,淩鋒說,要重視教育,縮短曲線,減少對病人的傷害。

  淩鋒介紹,顱內外搭橋手術是自1980年在我國率先開展的,手術開展的情況分布不均勻,在北京做得最多,分布範圍一半是煙霧病,一半是非煙霧病。目前,開展顱內外搭橋手術的情況是比較雜亂的,沒有一個定式,原因是顱內外搭橋術目前仍然缺乏臨床證據,缺乏統一的規範,缺乏技術的培訓。

  對於顱內支架,淩鋒說,最近全世界有一個著名的SAMMPRIS實驗,但是由於並發症高、危險性大,所以被提前叫停。那麼,顱內支架在中國開展的如何?淩鋒認為,顱內支架缺乏臨床證據、統一規範、技術培訓,以及質量控製。

  淩鋒說,目前正在開展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缺血性腦血病腦血運重建微創技術體係研究。其中有四項分課題:顱內外動脈搭橋和藥物RCT研究;顱內動脈狹窄支架和藥物RCT研究;頸動脈狹窄CEA與CAS注冊研究;顱內動脈支架注冊研究。她說,這些研究涉及到全國53個中心和138個亞中心,還有很多基層醫院,在全國遍布範圍廣,嚴格地做好這項研究,5年後課題組得出的中國數據將對神經外科的發展,對中國治療缺血性卒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根據2012中國腦卒中大會專家報告整理) 

關鍵字:淩鋒,頸動脈內膜切除術,頸動脈支架置入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