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磁起搏器臨床應用

作者:小田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2-03-21

  2012年3月1—3日,在廣西南寧召開的第十五屆全國介入心髒病學論壇上,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王蔚教授介紹了抗核磁起搏器臨床應用情況。她主要圍繞核磁共振檢查(MRI)的基礎知識,MRI對傳統起搏器的影響以及抗MRI起搏係統的臨床應用展開。

  目前,MRI掃描對於超過2百萬的美國人來說具有潛在風險或視為禁忌,因為他們帶有置入式心髒裝置。而MRI是無可替代的診斷癌症與神經係統疾病的手段。對於大多數腦與脊髓疾病的診斷而言,幾乎沒有其他可替代的方式。

  研究發現,50—75%的起搏器置入患者在他們置入起搏器後有可能需要進行MRI掃描。美國放射學院(ACR)與北美放射學會(RSNA)警告:MR係統產生的磁場會導致心髒起搏器發生故障,對患者產生直接危害。另外,幾乎所有主要置入心髒起搏器的生產商網站上,都列明MRI檢查是禁忌證,都推薦要避免進行MRI掃描。那麼MRI掃描究竟對置入起搏係統的患者產生什麼影響呢?

  MRI掃描環境下傳統脈衝發生器對置入起搏係統的患者產生的風險包括,1、MRI掃描時,心室過感知,抑製起搏脈衝發放,若是起搏依賴患者,則會導致死亡;2、當起搏器患者自身心率較快,黃片開關在主磁場保持關閉,發放非同步刺激脈衝,產生競爭性節律,可能誘發室速或室顫;3、起搏器在磁場狀態下可產生電重置;4、導線頭端溫度升高,可能導致失奪獲或心肌穿孔;5、起搏器有可能產生機械故障及損毀。這些危險對患者的危害都比較嚴重。

  MR掃描時有三個強大的電磁場:主磁場、梯度磁場和交變磁場,這三個磁場是產生上述危害的主要原因。

  抗核磁起搏係統應用其創新技術用傳感器取代黃片開關,可在磁場下有效調控開關;它改變了內部電源供電係統,防止電磁幹擾導致電重置;減少了電極導線因射頻場而導致的升溫。

  最後,王蔚教授介紹了置入心髒起搏器患者的MRI檢查條件包括,1、置入抗磁共振的起搏器和抗磁共振電極導線;2、已置入超過6個星期,置入部位在胸部;3、起搏閾值≤2.0 V,脈寬0.4 ms,導線阻抗200—1500 ohms;4、體內無其他導線、設備和適配器等;5、程序控製為抗MRI模式。

關鍵字:介入心髒病學論壇,MRI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