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灝珠:臨床醫生應重視三基修養

作者:小田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2-02-29

  第三屆臨床心血管病大會暨第九屆中國冠心病介入沙龍(CISC)於2月9日—12日在北京九華山莊召開。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陳灝珠教授在會議上做了《臨床醫生應重視“三基”修養》的報告。

  1961年9月15日中共中央批準試行教育部直屬高校教育工作的文件共分10章60條,簡稱“高教六十條”。“高教六十條”規定,高校的基本任務是貫徹執行黨的方針,培養為社會主義建設所需要的人才,並要求掌握本專業所需要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實際技能,後來就被稱為“三基”。掌握本專業的“三基”是國家對高等學校不同專業的畢業生非常具體的共同要求。高等醫學院畢業生被要求掌握醫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醫學生需接受這“三基”的基本功的訓練。

  醫生服務的對象是病人,培養醫學生要從嚴,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程序和嚴謹的態度,即“三嚴”。

  新一輪的醫改,很重視住院醫生培訓並製定規劃、嚴格要求,糾正了曾經的一個階段重視研究生的培養而忽視住院醫生培訓的局麵。

  其中,采集和書寫病史是臨床第一項基本功,臨床醫生要修養自己的語文功底,培養自己的行文思路。住院醫生和實習醫生都要對所診治病人病史非常熟悉,達到隨時可以向上級醫生清楚彙報的程度,照本宣科式的彙報是不可取的。

  體格檢查是臨床醫生特別是心內科醫生最基本的診斷技術,可列為第二項基本功。隨後,陳教授列舉了自己的診療經曆,講了有些醫生在診病時過度重視輔助檢查而忽視體格檢查的行為。最後,培養臨床思維能力,是需要長時間來練好的基本功。

  近半個世紀以來,心血管介入治療發展迅猛,介入人數大幅增加。但喜人形勢背後也有隱憂。有些地方對介入治療的指征有所放鬆,不需要做的也做了,需要外科手術治療的也做了。這樣病人未必得益,有些地方要求不嚴格,態度不夠嚴謹,操作程序不夠嚴格,不那麼正規,可能會對病人造成傷害。

  陳教授還提出了“回歸臨床”觀點。首先,介入心髒病學的學術會議,回歸到心髒病學的學術會議;心內科醫生“回歸臨床”,即重視臨床資料的采集,規範體格檢查和有關實驗室檢查,結合自己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作出診斷和治療方案,而非越過基本技能的應用,直接依靠或過度地依靠高尖診斷和治療技術來作出診斷和提供治療。學術研究回歸臨床,即把基礎研究成果盡快轉化到臨床應用——轉化醫學;研究選題盡可能是臨床需要解決的問題,能實際運用到臨床。

  最後,陳教授總結,首先,臨床醫生的工作是發揚革命的人道主義,治病救人,防病保健;其次,練好基本功並不斷地在臨床中應用,是服務好病人的基礎;最後,終身不斷學習是各級臨床醫生職業上的需要,是與時俱進不斷提高防病治病水平,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途徑! 

  更多相關閱讀:第八屆中國冠心病介入沙龍專題

關鍵字:冠心病介入沙龍,陳灝珠,三基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