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死的影像學表現

作者:佚名 來源: 新鄉醫學影像 日期:17-12-25

        1.病理與臨床

        腦梗塞(brain infarction)多見於45~70歲中老年人,約占全部腦血管病(卒中)的60%~80%,男女之比為3:2。部分患者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史或高血壓動脈硬化史。病理表現為腦部血液循環障礙,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軟化。起病較突然,並在短期內進行性加重。臨床症狀與梗死區域的腦功能有關,常導致偏身感覺運動障礙、失語等。梗塞區麵積較大時可因腦水腫出現腦疝症狀。腔隙性腦梗塞為腦穿支動脈閉塞引起的小梗死,臨床表現輕微。出血性腦梗塞一般發生在腦梗塞後1周左右,溶栓治療時更常見,臨床上在原有腦梗塞基礎上,症狀加重。

        2.影像學表現

        (1)CT:①多數於24h內呈陰性表現,少數於6h後顯示為低密度區。②部分超急性期梗塞CT表現為局灶性腦腫脹和基底節區結構模糊,灌注檢查顯示低灌注。③血管閉塞第二天,缺血區密度明顯減低,其部位及範圍與閉塞血管的供血區一致,同時累及皮髓質,多呈楔形或扇形。④1~2周病變區密度均勻,邊界清楚;2~3周出現模糊效應;1~2個月可呈水樣密度,同時局部腦溝增寬,同側腦室擴大。⑤大腦中動脈供血區梗塞時,梗死的低密度腦組織可襯托出大腦中動脈水平段的高密度影,即“條帶征”。⑥增強檢查,梗塞後3~7天至4~6周,病變區出現腦回樣強化,第2~3周出現率最高。⑦腔隙性腦梗塞多見於基底節、小腦和腦幹,呈圓形、斑點狀低密度灶,無占位效應,直徑在15mm之內。⑧出血性腦梗塞是腦梗塞的特殊類型,呈大片低密度梗死灶中的斑點狀高密度出血灶。

        (2)MRI:①超急性期常規MRI呈陰性,彌散成像(DWI)呈高信號,ADC值減低,灌注成像(PWI)呈低灌注狀態。②當PWI顯示的低灌注區與DWI高信號區不匹配時,兩者間的不匹配區為“缺血半暗帶”。③“缺血半暗帶”的存在是進行溶栓治療的理論基礎,溶栓治療可使“缺血半暗帶”內腦組織轉化為正常灌注區。④急性期呈T1WI低信號,T2WI高信號,FLAIR高信號,DWI高信號,PWI呈低灌注。⑤亞急性期常規序列表現同急性期,DWI信號呈下降趨勢。⑥慢性期T1WI,T2WI表現同急性期,FLAIR呈低信號,DWI呈低信號。⑦增強後表現同CT。⑧腔隙性腦梗塞多見於基底節、小腦和腦幹,類圓形,大小在15mm以內,信號特點與腦梗塞一致。⑨出血性腦梗塞時在梗塞病灶內見斑點狀出血信號。

        急性腦梗塞MRI平掃圖像

        a. MR T1WI顯示右側顳葉及基底節片狀低信號,局部腦組織腫脹,右側側腦室後角受壓,外側裂池部分閉塞;b. MR T2WI、c. MR FLAIR及d. MR DWI均呈高信號。

        腔隙性腦梗塞MR圖像

        a. MR T1WI顯示右側丘腦斑片狀低信號灶;b. MR T2WI、c. MR FLAIR和d. MR DWI均顯示高信號。

        3.鑒別診斷

        缺血性腦梗塞的低密度灶有時需與膠質瘤、轉移瘤、脫髓鞘病變、腦積水腦白質間質水腫等鑒別。①膠質瘤、轉移瘤:水腫位於腫瘤周圍,與腦血管供血區無關,增強後可見腫瘤實體強化。②脫髓鞘病變:病灶大多位於腦室周圍。③腦積水腦白質間質水腫:兩側對稱,分布於腦室周圍,伴腦室係統擴大。

關鍵字:腦梗死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