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論壇網訊 (駐地記者 孫國根 通訊員 羅燕倩)近日一來自浙江名叫明明的8歲男孩,受難治性癲癇折磨達3年,且影像學呈陰性,以往醫學界認為,此表明已無手術治愈機會,複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癲癇中心多學科專家還是收下了他,通過顱內植入電極,精準找到致癇區,經兩次手術,成功切除病灶,術後患兒不但完全擺脫癲癇的困擾,而且保留了大腦的功能,此為國內小兒難治性癲癇帶來了新希望。
MRI檢查陰性
明明本應與同齡孩子一樣享受著健康快樂的童年生活,然5歲那年,他突然出現眨眼和恐懼,伴意識恍惚,繼而出現四肢抽搐,平均每周都要發作2至3次。爸爸帶著孩子開始了漫長的求醫之路,在當地被確診為癲癇,開始服用抗癲癇藥物,稍有氣色。但幾個月後同樣的症狀再次出現,加大藥量也不見效,即便加了新的抗癲癇藥物聯合治療,效果仍然不佳。每天服用多種藥物,依然頻繁的發作,這讓曾經聰明活潑的他,從此失去快樂,變得自卑且暴躁易怒,無奈下隻能休學。
抱著最後一絲希望,明明一家來到複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就診。神經內科周淵峰主任判斷明明所患的是難治性癲癇。在該院腦電監測病房,視頻腦電圖清楚的記錄下明明發作時症狀演變的點點滴滴和腦電圖變化,但磁共振檢查卻沒有發現任何結構性異常,再用正電子斷層掃描PET-CT檢查,最終應用最先進的圖像融合技術將磁共振和PET-CT進行圖像融合後,終於在明明的大腦中發現了可疑的致癇區。
PET-MRI融合發現可以致癇區
為了根治癲癇,必須精準確認致癇區,同時充分保證患者的大腦功能不受損傷,於是該院癲癇中心多學科專家團隊討論決定,在明明的顱內先植入電極以確認致癇區,並對大腦皮層電刺激進行功能測定;很快,該院神經外科趙瑞醫師利於微創技術在明明顱內植入了11根深部電極,每根1毫米左右的電極在計算機的輔助下,不但避開了所有的血管,而且準確到達目標區域,精準度達到了驚人的0.3至0.5毫米。在顱內電極的幫助下,醫生精準地找到了導致明明癲癇發作的罪魁禍首,並對這部分大腦皮層進行了功能測定,準確的設計了手術切除方案;經過兩次手術,醫生不但徹底切除了癲癇的發作起始區域,而且保留了大腦的功能。
微創顱內電極植入示意圖
如今,術後的明明徹底擺脫了癲癇發作的困擾,曾經愛笑活潑的少年再次回到了校園。
複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癲癇中心主任王藝教授說,估計我國目前有高達800萬至1000萬癲癇患者,其中絕大多數為兒童及青少年。癲癇需長期服藥控製病情,但其中約有20至25%為難治性癲癇患兒,即使吃藥,病情仍然無法控製。反複癲癇發作會損傷兒童的神經係統,對於難治性癲癇,應盡早進行手術幹預,小兒癲癇外科手術的效果往往優於成人,利用大腦尚存的可塑性,可使神經組織有較多機會形成代償,以求大腦功能最大限度的恢複。及早手術大多數患兒病情可控。
據記者了解,目前複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癲癇中心開展難治性癲癇患兒的術前評估、手術治療及術後隨訪,年手術患兒達60餘例,術後無發作比例高達90%左右,極大地提高了難治性癲癇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