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以嶺院士: 全國心血管病人數3.3億,共性發病機製是微血管病變
2020年10月24日,第十六屆國際絡病學大會暨第八屆中西醫結合血管病學大會在石家莊以嶺健康城舉行。劉德培、楊寶峰、丁健、張運、陳誌南、劉昌孝、葛均波、王銳、張英澤、劉良、仝小林、王軍誌...
來源:MedSci梅斯 2020-10-26 -
職業噪音增加高血壓風險!1.5萬名武漢工人研究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Dongming Wang等發表的一項研究提示,職業性噪音暴露是高血壓的一個潛在危險因素。 分析顯示,與無職業性噪音暴露的人相比,...
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2020-10-25 -
裝了起搏器也可安全做核磁!美國研究新證據
目前,越來越多的心髒病患者植入心髒起搏器、埋藏式心髒複律除顫器(ICD)、植入式心血管監測儀(ICM)和植入式循環記錄儀(ILR)等心髒植入式電子設備,這些設備很多與核磁檢查儀器不兼容...
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2020-10-25 -
甘油三酯太高?必須立即治療!!
昨天有人谘詢我:他甘油三酯升高,兩周前化驗甘油三酯為8.8 mmol/L,剛剛複查為9.2 mmol/L。他沒有任何症狀,問是否需要吃藥。
來源:郭藝芳心前沿 2020-10-25 -
兩隻胳膊測量血壓數值不一樣,是病嗎?
在健康人,兩側上臂所測得的血壓數值可以有一定差異,但其差值一般不會超過10 mmHg。也可左側高於右側,也可右側高於左側。有些人認為由於鎖骨下動脈起源不同,右側上臂血壓高於左側血壓,這是沒有研...
來源:郭藝芳心前沿 2020-10-25 -
Circulation:40年,人群高血壓控製可提高多少?
美國在上世紀60-70年代就開始了高血壓意識、治療和控製項目。雖然實施相應幹預措施後,群眾的血壓(BP)控製和高血壓相關疾病風險降低均有所改善,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BP變化是否可適用於不...
來源:MedSci梅斯 2020-10-25 -
高血壓危害巨大,你知道量血壓也有講究嗎?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有2.4億高血壓患者,但是隻有三分之一的人對自己的血壓情況有所了解,其他的人並不知道自己處於高血壓的威脅之中。即使是量過血壓的人,也不了解血壓是受各種因素影響...
來源:騰訊網 2020-10-24 -
心血管藥物的常見副作用,不容忽視
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一旦確診,幾乎都需要長期服藥控製。 長期服藥,我們一方麵要考慮這個藥到底能不能有效的控製疾病,另一個主要的擔心就是藥物副作用...
來源:澎湃新聞 2020-10-24 -
糖尿病人的終點是心血管疾病,降糖藥選護心的很重要
去心內科會診,見到了好幾個熟悉的糖尿病人。他們是因為心梗或者心衰入院的。在神經內科也常見糖尿病合並腦卒中的糖尿病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病程的延長,這些病人的主戰場逐漸開始轉移到心腦...
來源:騰訊網 2020-10-24 -
飲食很清淡,為什麼甘油三酯也會增高?
高血脂分為高膽固醇血症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類型。雖然膽固醇更重要,但非專業人士關心最多的還是甘油三酯。本文重點說說飲食與甘油三酯增高的問題。 人體甘油三酯的水平主要取決...
來源:郭藝芳心前沿 2020-10-24 -
GW-ICC 2020 | 孫英賢:中國基層高血壓群體防治模式探索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險因素,作為高血壓管理的“主戰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我國未來心腦血管疾病發展趨勢。為進一步提高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管理水平,探索及建立有效的...
來源:門診新視野 2020-10-24 -
耳聾是嬰兒心髒手術的常見副作用
一項研究發現,耳聾是嬰兒心髒外科手術的常見副作用,與普通人群相比,耳聾的發病率高20倍。該研究由一組研究人員進行,他們研究了嬰兒心髒手術後聽力損失的患病率。研究小組還分析了與聽力損失有關的患...
來源:生物幫 2020-10-23 -
感冒後聲音嘶啞,竟是心髒搞的鬼!
該病人以“聲音嘶啞”為首發症狀,並無心血管病症狀,而就診於耳鼻喉科。檢查發現左側聲帶麻痹,胸部平掃CT發現主動脈弓部動脈瘤,經胸腹主動脈CTA確診為主動脈弓部假性動脈瘤,累及左側喉返神經...
來源: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2020-10-23 -
高以翔去世後1年,心源性猝死的防治你會了嗎?
去年11月,藝人高以翔因心源性猝死,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全力搶救後不幸離世。心源性猝死(SCD)是威脅人類的重要死因,大約50%的心源性死亡和20%的全因死亡由心源性猝死引起。 ...
來源: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20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