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首個艾滋病唾液檢測試劑上市
近日,記者從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獲悉,國內首個艾滋病唾液檢測試劑已獲批上市。
來源:人民網 2011-05-06 -
降低腦膜炎球菌疾病全球負擔
腦膜炎球菌估計每年可導致50萬例侵襲性腦膜炎球菌疾病(包括腦膜炎、腦膜炎球菌菌血症和其他類型的侵襲性疾病)和5萬例患者死亡。在既往健康的個體中,腦膜炎球菌疾病可快速進展並致命。在存活者中,聽力...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1-05-05 -
關注肝病危險因素:吸煙和輻射
美國一項研究報告,NAFLD患者的吸煙史與進展期肝纖維化相關,研究者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吸煙可通過加重胰島素抵抗而加速NAFLD的進展,因此,應建議患者戒煙。日本一項研究報告,輻射、乙肝病毒(...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1-05-05 -
短新聞:慢性丙肝相關研究
本期慢性丙肝相關研究的短新聞:美國慢性丙肝患者肝細胞癌流行率增加;高齡慢性丙肝患者也可考慮抗病毒治療;慢性丙肝治療期間貧血者病毒學應答率更高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1-05-05 -
研究顯示他汀類藥有助治療膿毒症及其肺損傷
瑞典隆德大學研究人員日前公布的研究報告稱,通常用作降膽固醇的他汀類藥物也有助於治療膿毒症及其所導致的肺損傷。
來源:新華網 2011-05-05 -
研究發現HIV可感染造血幹細胞
美國科學家日前研究發現,HIV能夠傳染造血幹細胞(HSC),因此,HIV的儲藏庫可能比之前的預想更為持久。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發現為拓...
來源:科學時報 2011-05-05 -
一種艾滋病藥或有助治療宮頸癌
英國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目前常用於治療艾滋病的藥物——洛匹那韋也有助於治療宮頸癌,實驗顯示它可以有選擇地殺死即將癌變的細胞,卻不會對正常細胞造成傷害。
來源:新華網 2011-05-05 -
吳階平醫學基金會肝病防治指導委員會成立暨公益項目啟動
2011年4月22日上午,吳階平醫學基金會肝病防治指導委員會在北京宣告成立,同時宣布一係列針對各類肝病患者以及肝病防治研究的公益項目將在全國正式啟動。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1-05-04 -
抗菌抗病毒材料與流感防控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234次青年科學家論壇於4月22—23日在北京召開,論壇主題為“抗菌抗病毒材料與流感防控措施”。本次青年科學家論壇...
來源:科學時報 2011-05-04 -
麻風病為犰狳首次傳予人類
長期以來麻風病被學界認為隻在人類間傳播。而近日,美國研究人員稱,美國首例麻風病人可能由犰狳傳染而來。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1-05-04 -
研究首次揭示細菌抗生素耐藥化學機製
近日,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化學係及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係副教授Squire Booker領導的研究小組在新研究中首次揭示了特異的菌株進化形成抗生素耐藥性的詳細化學機製。新研究發現...
來源:生物通 2011-05-04 -
國內建成首個乙肝病毒基因多功能共享數據庫
近日,國內首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多功能共享數據庫在解放軍302醫院建成並投入使用,其收錄了我國10000餘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序列、基因克隆和相關臨床資料,具有較強的生物信息學分析功能,為研究...
來源:科技日報 2011-05-04 -
RA患者高疾病活動度增加感染風險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疾病活動度高的RA患者發生感染的風險更高。論文發表於《風濕病年鑒》[Ann Rheum Dis...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1-04-28 -
HIV感染何時開始治療
盡管多數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在CD4細胞計數<0.350×109/L時開始接受聯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cART),但最佳c...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1-04-28 -
研究發現抗機體老化新方法
以色列學者發現了一種抗機體老化的新方法。他們通過去除老年實驗鼠體內的B淋巴細胞,迫使機體產生新的B淋巴細胞取而代之,從而逆轉了機體的...
來源:科技日報 2011-04-27 -
我國學者揭示天然免疫功能調控新模式
我國科學家在天然免疫學領域又獲新發現。中國工程院院士、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曹雪濤等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免疫學中的重要經典分子...
來源:科學網 2011-04-27 -
診ERP斷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美國、韓國、日本及英國學者進行的一項國際多中心研究顯示,僅依靠內鏡逆行胰管造影(ERP),雖不能診斷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但有...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1-04-26 -
嬰幼兒腦膜炎球菌病疫苗獲準
2011年4月22日,FDA發布公告,批準Menactra可用於小至9個月嬰兒預防由腦膜炎奈瑟菌血清群A、C、Y及W-135引起的侵...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1-04-25 -
報告稱根除禽流感至少要10年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1日說,禽流感高發地區家禽業根除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至少需要10年。
來源:新華網 2011-04-24 -
一種特殊基因可在蚊子中大量擴散 推動瘧疾防治研究
英國《自然》網站刊登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一種特殊基因可以在蚊子種群中大量擴散,這將大大推動用轉基因蚊子防治瘧疾的研究進展。
來源:新華網 201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