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加工食品攝入過多,患 IBD 的風險增加 82%!
超加工食品對健康的影響,遠超想象!
來源:MedSci梅斯 2021-07-16 -
與抗TNF生物製劑相比,烏司奴單抗治療克羅恩病和維多珠單抗治療潰瘍性結腸...
炎症性腸病 (IBD)包括克羅恩病 (CD) 和潰瘍性結腸炎 (UC) ,都會造成腸道損傷,生物製劑可用於治療 IBD 患者。
來源:MedSci梅斯 2021-07-16 -
攔截免疫激活子或能促進結直腸癌的生長和擴散
組織平衡是通過平衡幹細胞的維護、細胞增殖和分化以及清除損傷的細胞來實現的,消除不合適的細胞能幫助維持組織健康,然而,當平衡狀態失衡時(比如在腫瘤發生期間),驅動競爭性生長的基本...
來源:生物穀 2021-07-16 -
肥胖與克羅恩病風險增加有關但與潰瘍性結腸炎無關
從1980-2013年,超重成年人在發達國家已經增加了28%,發展中國家接近60%。在美國,超過三分之一的成年人肥胖。
來源:MedSci梅斯 2021-07-15 -
焦慮和抑鬱症狀與小兒克羅恩病患者未來疾病活動無關
對患有克羅恩病 (CD) 的成年人的研究表明,在疾病活動惡化之前,CD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大部分會出現惡化。但是這樣的現象是不是也會在兒童CD患者中出現。
來源:MedSci梅斯 2021-07-15 -
科學家開發出有望治療肝纖維化等疾病的新型免疫毒素
間皮素(Mesothelin,MSLN)在受損傷肝髒和其它器官的組織成纖維細胞中的表達量會增加,MSLN是肝髒、肺髒和腎髒纖維化的常見介導子。長期酗酒和肝炎會損傷肝髒健康並導致...
來源:生物穀 2021-07-15 -
大腸癌怎麼篩查?這篇科普說得很詳細
結直腸癌也稱大腸癌,包括直腸癌和結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已經躍居腫瘤的第3~5位,且新發病例以每年4.2%的速度遞增。
來源:胃腸病科普 2021-07-14 -
根除幽門螺杆菌治療,如何用藥?
常言道,病從口入。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
來源:百康醫療 2021-07-14 -
衝上熱搜!幽門螺杆菌能致癌?怎麼防?
到底什麼是幽門螺杆菌?感染後又會出現哪些症狀?感染了就一定會得胃癌嗎?
來源:和諧醫療 2021-07-14 -
做胃鏡發現胃粘膜下鼓起“小球”?警惕胃間質瘤!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林?教授提醒,大部分胃間質瘤患者是在內鏡篩查的時候意外發現此病,45歲以上人群應安排一次胃腸鏡篩查。
來源:39健康網 2021-07-14 -
癌症患者要當心,免疫療法效果不佳可能是幽門螺杆菌在作怪!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胃部微生物會影響個體對癌症免疫療法的反應,並且幽門螺杆菌血清學將成為個性化癌症免疫療法治療的有力的預測工具。
來源:MedSci梅斯 2021-07-14 -
和厚樸酚靶向Anoctamin 1/TMEM16A鈣激活Cl-通道抑製大...
Anoctamin 1 (Ano1,又名TMEM16A) Ca2+激活Cl-通道參與結直腸癌的發病機製。已知和厚樸酚可以抑製結直腸癌的細胞增殖和腫瘤生長。然而,和厚樸酚的分子靶...
來源:生物穀 2021-07-14 -
我查出來幽門螺杆菌陽性,但沒有症狀,會不會得胃癌?要不要治?
在我國,幾乎每兩個人中,就有一人感染了Hp。
來源:胃腸病科普 2021-07-12 -
胃鏡精查——發現早癌的利器
我國胃、食管癌的現狀
來源:胃腸病科普 2021-07-12 -
幽門螺杆菌,請接招!
幽門螺杆菌
來源:胃腸病科普 2021-07-12 -
又有1個腹痛的病人,診斷急性胃腸炎,差點死在醫院門口!有這個症狀要警惕!
49歲男子,工地工人。 因為腹痛、腹瀉3小時來醫院急診。本來不想來醫院的,但實在是拉稀拉得厲害,都是稀水樣便,同時有輕微的惡心,沒有嘔吐。
來源:聽李醫生說 2021-07-12 -
哪些人最容易得胃癌?怎麼篩查和預防?
胃癌,是我國高發的惡性腫瘤之一,多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60-74歲年齡段發病和死亡最高,近年來胃癌的發病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這跟我們的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及壓力都脫不開幹...
來源:胃腸病科普 2021-07-12 -
還敢濫用抗生素嗎?幽門螺杆菌都開始耐藥啦!
盡管全球範圍內對幽門螺杆菌的抗微生物耐藥性有所增加,但根據性別、年齡、種族、生活方式習慣、社會經濟地位、地理分布,尤其是國家抗生素消耗率的不同,耐藥模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幽門螺...
來源:MedSci梅斯 2021-07-12 -
息肉、萎縮、腸化——這些「癌前病變」真有那麼恐怖?其實有的不用治,更不用...
幾天前一位46歲女士在我們內鏡中心做了胃鏡檢查,醫生懷疑胃竇局灶性萎縮,取了病理化驗,昨天,她的病例報告出來了:胃竇局灶性萎縮,個別腺體腸化。
來源:胃腸病科普 2021-07-10 -
膽汁反流可能致癌!
膽汁反流性胃炎是指膽汁反流入胃的一種病理生理現象,一般同時伴有胰液反流入胃,這種現象正常人也存在,輕度的反流有助於減輕胃內酸度,但過多的反流就會損害胃黏膜。
來源:胃腸病科普 202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