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說腎髒與心髒:對比劑致急性腎功能損害的最新認識

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周玉傑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09-06-11

  隨著冠狀動脈介入手術的普及和醫學影像學不斷發展,對比劑急性腎損害(AKI)問題不容忽視,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應當被列為一項術前常規評估指標。

  預防對比劑AKI可用十個字概括:分層、水化、限量、等滲、低黏。即術前須進行危險度分層,圍手術期水化,術中嚴格限製對比劑用量,推薦等滲和(或)低黏度對比劑。

  研製無毒的理想影像學對比劑甚至取代現有對比劑,是未來冠心病介入治療中對比劑應用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臨床特點及評估指標

  隨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不斷進展,對比劑的危害越來越受到重視。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冠心病發生率較高,病變較複雜,對比劑用量也較高,導致對比劑AKI發生率大幅度升高。AKI是PCI治療後急性腎髒功能衰竭的常見原因之一,可顯著增加患者死亡率。

  在應用對比劑前評價腎功能有助於降低AKI發生風險。由於血肌酐(SCr)不能單獨作為腎功能檢測指標,美國國家腎髒基金會-慢性腎髒病臨床實踐指南(NFK-K/DOQI)建議,臨床醫師應根據SCr水平計算eGFR,作為評估腎功能的指標。我國腎髒病學者已對該公式進行調整,使之更適合我國人群,目前正在驗證。

減少對比劑AKI的措施

  預防對比劑AKI一直是臨床工作的重點。醫生在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前,應對患者進行危險評估。其中,無腎功能損害病史、SCr<120 μmol/L(1.36 mg/dl)的患者為低風險患者。符合以下2項中任意1項為高風險患者:① SCr>120 μmol/L(1.36 mg/dl);② 具備以下任何3項(年齡>70歲、糖尿病合並蛋白尿、心功能衰竭、肝硬化、腎病綜合征、服用腎毒性藥物、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多發性骨髓瘤)。

  對於低風險患者,術前隻需要保證患者充分的水化狀態,無需其他特殊處理。以下措施有助於降低高危患者的對比劑AKI發生風險。

  1. 暫停腎毒性藥物:在對比劑給藥前數日,應盡可能暫停應用非類固醇類抗炎藥、神經鈣蛋白抑製劑、大劑量髓袢利尿劑、氨基糖苷類藥物和其他腎毒性藥物。在所有應用對比劑的手術前,應常規暫停使用二甲雙胍。

  2. 擴容水化:水化可明確降低對比劑腎病發生率。

  3. 掌握對比劑用量:有明顯CKD者,診斷性導管術計劃應用的對比劑劑量應<30 ml,如繼而進行PCI治療,對比劑的合理用量應<100 ml。

  4. 合理選擇對比劑:對於擬行血管造影的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應選用非離子型等滲或低滲對比劑。

  5. 選擇給藥途徑:大量證據表明,經動脈途徑注射對比劑的患者,對比劑AKI發生率高於經靜脈途徑注射者。

  6. 透析和血液濾過:透析治療可清除對比劑,但目前尚無臨床證據證明預防性透析可降低AKI發生風險。此外,血液濾過治療的高額費用、開展地點的限製(須在重症監護病房進行)和相關不良反應等均會限製此項預防措施的應用。

  目前尚無藥理學製劑可確切並有效地預防AKI。

對比劑選擇策略

  對比劑應用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為比較等滲和低滲對比劑用於高危患者的效果差異。早期高危患者應用對比劑的腎髒毒性研究(NEPHRIC)結果提示,對於腎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建議應用非離子等滲對比劑。

  隨後RECOVER(單中心研究)等多項研究結果和薈萃分析同樣支持上述觀點。然而,最近評估甲磺酸非諾多泮預防對比劑誘導腎病的CONTRAST研究(對照多中心研究)和 CARE研究(迄今最大的一項在高危人群中比較等滲和低滲對比劑腎髒耐受性的多中心、前瞻性、隨機、雙盲研究)結果卻提示,在腎髒功能受損的人群中應用等滲和低滲對比劑後,AKI發生率無明顯差異。提示滲透壓和黏度作為對比劑的重要特性,在對比劑致AKI方麵可能具有顯著作用。

關鍵字:AKI,患者,腎髒,心髒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