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的一項研究顯示,尿IgM排泄高水平的糖尿病腎病患者心血管性死亡和終末期腎病(ESRD)風險增加。尿IgM排泄增多可能反映了繼發於長期動脈粥樣硬化的重度腎小球損傷。在糖尿病患者中,尿IgM排泄增加能否作為動脈粥樣硬化的標誌物仍有待深入研究。
盡管蛋白尿、高血壓和腎功能減退等2型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表現與1型糖尿病相似,但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病程和腎結構改變異質性更為顯著。既往關於伴小血管炎的1型糖尿病腎病患者尿IgM排泄研究顯示,尿IgM排泄增多對於心血管死亡率增加的預測作用強於蛋白尿。此項研究旨在探尋2性糖尿病患者基線尿IgM與心血管事件的相關性。共有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於1992至2004年間被前瞻性納入研究,並定期接受隨訪,直至2009年1月。終點為心血管性死亡或ESRD。至少連續3次測定夜尿樣本的尿白蛋白和IgM濃度。納入研究時,66例患者的尿蛋白排泄量大於20mg/mmol,40例患者小於20mg/mmol。研究期間,81%的患者應用ACEI。中位隨訪時間為6.5年。
結果顯示,隨訪期間,55例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41例患者患者發展為ESRD。多變量分析顯示,尿IgM排泄可預測心血管死亡率及ESRD,並且獨立於蛋白尿水平。
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據尿白蛋白和IgM排泄量分組, 相應的心血管性死亡和ESRD比率 |
||||
每患者年的心血管性死亡 |
每患者年的ESRD |
合並風險 |
||
低IgM (n=25) |
0,025641026 |
0 |
0,025641026 |
|
高IgM (n=15) |
0,102857143 |
0,034682081 |
0,115606936 |
|
低IgM (n=26) |
0,070381232 |
0,062688064 |
0,100300903 |
|
高IgM (n=40) |
0,145 |
0,202166065 |
0,274368231 |
文章在線發表於2011年世界腎髒病大會(WCN)官方網站。另見專題http://zt.cmt.com.cn/zt/WCN2011/index.html。
原文標題:[SA273] INCREASED URINE IgM EXCRETION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VE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