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簡介
患者男, 32歲,因“貧血18年,反複醬油色尿8年,少尿伴肌酐升高1月”入院。
患者18年前出現頭暈乏力、皮膚淤斑,於當地醫院診斷為再生障礙性貧血(AA),接受十一酸睾酮及輸血治療後好轉。8年前無明顯誘因於夜間及清晨出現醬油色尿,查尿隱血陽性,當地醫院診斷為AA-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PNH)綜合征。此後長期口服小劑量潑尼鬆及十一酸睾酮,血紅蛋白(Hb)波動於8~9 g/dl,偶有醬油色尿。1.5年前頭暈乏力加重,行PNH流式細胞術檢測:CD55-紅細胞10.5%,CD59-紅細胞48.2%, CD55-白細胞33.5%,CD59-白細胞61.9%(正常為<5%),診斷同前,加用環孢素A(200 mg/d)。1個月前因右大腿癤腫接受藥物治療,2天後出現惡心、嘔吐,查白細胞(WBC)6.7×109/L,Hb 6.3 g/dl,血小板(Plt)90×109/L,隨後尿量減少、血肌酐(Scr)升高(5.12 mg/dl)。接受血透11次,貧血漸加重,伴WBC、Plt減少,尿量250 ml/d。我院門診查腎髒B超(左/右)149 mm /147 mm,Hb 4.2 g/dl,WBC 2.6×109/L,Plt 54×109/L,Scr 8.9 mg/dl,膽紅素和乳酸脫氫酶(LDH)升高,伴發熱(最高38.4℃)、血壓升高(最高 151/84 mmHg),予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CVVH) 1次,收入我院。
診療經過
■相關檢查
體格檢查 體溫38℃,血壓150/90 mmHg,脈搏130 次/分。急性麵容,重度貧血貌。皮膚鞏膜黃染,雙下肺可聞及少量濕音。
尿液檢查 紅細胞 0.8萬/ml,白細胞 0~2個/HP,尿隱血(3+),半胱氨酸蛋白酶抑製劑(cystatin)C 2.29 mg/L,C3 2.4 mg/L,尿視黃醛結合蛋白(RBP)16.51 mg/L,α2-巨球蛋白2.5 mg/L,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145.2 U/(g・Cr),尿蛋白0.07 g/24h(尿量200~800 ml),白介素(IL)-18 59.19 μg/L,腎損傷分子(KIM)-1 2.39 μg/L。濾過鈉排泄分數(FeNa%)7.162,腎衰指數10.1。尿含鐵血黃素(-)。
血液檢查 WBC 2.2×109/L,Plt 53×109/L,網織紅細胞8.9%,Hb 3.4 g/dl,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MCH)升高,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降低。尿素氮、尿酸、膽紅素、肝酶、Scr及LDH升高。凝血酶時間(TT)11.7 s,纖維蛋白(Fib)434 mg/dl。血清結合珠蛋白降低。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NAP)積分0分,紅細胞碎片>10 枚/全片。
血氣分析 pH 7.628,二氧化碳分壓和氧分壓分別為 25.4 mmHg和126 mmHg,血氧飽和度99%,HCO3- 26.6 mmol/L,堿剩餘 6 mmol/L。
免疫學檢查 多種自身抗體及補體正常。免疫球蛋白(Ig)G 7.43 g/L,IgA 0.95 g/L,IgM 1.27 g/L,IgE<20 IU/ml。C反應蛋白(CRP) 147.0 mg/L。淋巴細胞亞群:CD4+486個/μl,CD8+326個/μl,CD3+899個/μl,CD20+ 280 個/μl,調節性T淋巴細胞26 個/μl。
病原學檢查 巨細胞病毒抗體IgG(+)、IgM(-)。查大便發現真菌。
輔助檢查 腎髒超聲:左/右為149 mm×60 mm×71 mm/147 mm×60 mm×70 mm,結構欠清楚,無腎盂腎盞擴張,右腎囊腫伴鈣化,血管超聲見急性腎衰竭(ARF)聲像圖表現。X線胸片:雙下肺間質性改變,心影增大。胸部CT:雙肺炎症病變可能,胸膜增厚,左心室增大。骨穿:骨髓增生尚活躍,粒紅比2.65:1,粒係增生活躍,中幼粒比例增大,成熟粒細胞胞漿見中毒顆粒,紅係增生尚活躍。
入院7天後出現頭暈、嗜睡,頭部磁共振成像(MRI)示右側基底節區及右側腦幹異常信號,CT示右額葉深部可疑片狀低密度影。綜上考慮為陳舊性腦梗塞。
■診斷分析
本例臨床特征如下:① 病程長,以貧血起病,早期為AA;② 出現少尿型ARF;③ 應用環孢素A等有腎小管間質毒性藥物及多種抗生素;④ 有肺部感染、發熱、CRP明顯升高;⑤ 顱內血栓形成。
本例早期骨穿診斷為AA;實驗室檢查有溶血證據,外周血CD55-、CD59-細胞比例增大,支持PNH。故AA-PNH綜合征診斷成立。
患者出現少尿型ARF,可能有以下原因:① 腎前性或腎後性因素 影像學檢查無尿路梗阻,排除腎後性因素,有惡心、嘔吐、Scr升高,但補液後腎功能未恢複,基本排除腎前性因素,腎功能指標提示有腎實質疾病;② 腎血管病變 迅速出現少尿、腎體積增大,伴腰痛、肉眼血尿、腎功能惡化,結合腦梗塞,不排除腎靜脈血栓形成可能,但僅尿隱血陽性,腎血管超聲未見血栓,故排除;③ 血栓性微血管病 起病前有胃腸道症狀,有發熱、溶血性貧血、皮膚淤斑、Plt減少,考慮溶血性尿毒症綜合征/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須病理明確;④ 急進性腎小球腎炎 肉眼血尿、腎功能進行性惡化、高血壓符合本病,但無特異性腎髒外表現,自身抗體和補體正常,須病理明確;⑤ 急性間質性腎炎 感染或藥物過敏可導致該病,常伴發熱、皮疹、關節痛及血和尿液嗜酸細胞增多,須病理鑒別;⑥急性腎小管壞死病因為腎髒灌注不足、腎缺血、外源性毒素(抗生素、抗腫瘤藥物和造影劑等)和內源性毒素(血紅蛋白、含鐵血黃素、免疫球蛋白輕鏈、尿酸和腫瘤溶解綜合征的釋放物質等),本例有嚴重溶血,大量遊離血紅蛋白可導致管型腎病、ARF,含鐵血黃素沉積也可導致急性腎小管壞死。
行腎活檢病理檢查。光鏡示:腎小管病變較腎小球明顯(圖1~4)。免疫熒光示:腎小管上皮細胞胞漿和管腔內見棕黃色顆粒沉積(IgA、IgM、C3染色)。電鏡示:腎小管近端小管上皮細胞、腎間質細胞及腎小球足細胞胞漿內見大量溶酶體,腎小球毛細血管袢開放差、基底膜增厚。病理符合含鐵血黃素沉積引起的腎髒損害。
最終診斷再生障礙性貧血-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AA-PNH)綜合征,急性腎衰竭(ARF),急性腎小管壞死。
■治療
本例治療如下:① 小劑量潑尼鬆20 mg/d治療原發病;② CVVH連續應用5天(12 h/次)後改為隔日1次(8 h/次),以枸櫞酸抗凝;③ 輸注洗滌紅細胞 (3 U qd,連續3天),予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和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④ 靜滴呱拉西林/三唑巴坦(4.5 g q8h)、莫西沙星(0.4 g qd)抗感染,予氟康唑(200 mg qd);⑤ 腸內、外營養支持, 護肝治療。
1周後好轉,體溫正常,肝酶降低,Hb 7~9 g/dl,但仍無尿,Plt降至20×109/L。10天後CRP降至正常,胸片示肺部炎症較前吸收,莫西沙星改口服,呱拉西林/三唑巴坦減量(第12天停用);予甲潑尼龍20 mg×2 d,隨後為40 mg×6 d、80 mg×7 d,查Hb 7~9 g/dl,Plt(50~70)×109/L。
入院後第9天尿量開始明顯增至400 ml/d,第20天後增至1500 ml/d。
予營養支持,以蟲草製劑保腎,予碳酸氫鈉並避免酸性飲食及藥物。
查WBC 3.5×109/L,Plt 70×109/L,Hb 9 g/dl,Scr 2 mg/dl,尿量 3500 ml/d,患者出院。繼續口服甲潑尼龍48 mg/d,2個月後減至40 mg/d,病情穩定,查WBC 12×109/L, Plt 80×109/L,Hb 10 g/dl,Scr 1.13 mg/dl,尿量2000 ml/d。
討 論
PNH為獲得性紅細胞膜缺陷引起的溶血病,以間歇發作睡眠後血紅蛋白尿為特征,可伴感染、全血細胞減少、出血或血栓形成,部分僅有慢性貧血伴中性粒細胞和(或)Plt減少。PNH多合並骨髓造血功能障礙,病程中AA和PNH可交替出現,臨床稱為AA-PNH綜合征。
長期溶血、經常性血紅蛋白尿、骨髓代償性增生及合並症存在為病理改變原因,最主要為含鐵血黃素沉積於髒器,常見受累髒器為腎髒、肝髒、脾髒,某些部位可形成血栓。
臨床特點
PNH為ARF的主要病因之一,常見誘因為感染、月經、輸血、手術、飲酒、疲勞、情緒波動、妊娠及酸性食物或藥物等。可能的發病機製如下:① 紅細胞代謝產物含鐵血黃素對腎小管產生毒性;② 血栓形成導致腎髒毛細血管管腔狹窄,腎小球濾過率下降;③ 血紅蛋白堵塞腎小管管腔,造成管型腎病;④ 含鐵血黃素清除微循環內一氧化氮,導致血管收縮、腎髒缺血。分析本例腎髒損害原因:反複溶血性貧血和輸血導致含鐵血黃素沉積,腎小管間質纖維化;抗感染過程中的急性大量溶血造成血紅蛋白尿,與管型腎病發生有關;抗生素應用和嘔吐等消化道症狀使ARF加重。
AA-PNH患者有血栓形成傾向,主要累及靜脈係統。歐美PNH患者中血栓形成發生率為23%~50%,為主要死亡原因。據文獻報告,肝靜脈、中樞神經係統和肢體血栓形成的發生率分別為4.4%、34.8%和39.1%,腎髒、脾髒、腸係膜和眼底靜脈血栓形成發生率為21.7%。北京協和醫院報告,PNH伴血栓發生率為11%,2年和8年累積發生率為4.8%和7.3%,中樞神經係統血栓栓塞事件占29.6%。
治療
AA-PNH綜合征尚無有效療法,主要為支持和對症治療,避免誘因。
1. 輸血 采用洗滌紅細胞,可抑製機體產生對補體敏感的紅細胞,從而緩解溶血。
2. 控製溶血發作 急性溶血時可應用5%碳酸氫鈉緩解病情;糖皮質激素對部分患者有效,控製發作後劑量應減半,1周後改為隔日1次,維持2~3個月。抗氧化藥物可保護細胞膜,但對本病療效不定。
3. 促紅細胞生成 包括雄激素和鐵劑,促紅細胞生成素亦有效。但PNH患者紅細胞對鐵劑氧化作用敏感,應用後有誘發溶血可能,應以小劑量治療(常規劑量的1/3~1/10)。
治療ARF包括2個方麵:治療原發病以控製急性溶血發作;早期腎髒替代治療,保護腎功能。由於AA-PNH綜合征的腎髒損害主要為腎小管損害和血栓形成,有必要應用蟲草製劑和促紅細胞生成素,明確無出血發生後可予適量低分子量肝素預防性抗凝。另外還包括控製水電解質和酸堿失衡,連續性腎髒替代治療(CRRT)對ARF療效顯著。本例初期處於無尿狀態,接受上述治療後平穩度過無尿期,隨訪病情穩定。CVVH治療同時以枸櫞酸抗凝,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嚴重血栓栓塞事件風險。
小結
AA-PNH綜合征較常見,長期反複溶血易導致多髒器損害,以腎髒受累多見,急性大量溶血時易發生ARF。對該病的處理應及時,包括早期腎髒替代治療,控製原發病,防止溶血加重,並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92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