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髒小腫物

作者: 來源: 日期:10-04-27

  因德波爾(Inderbir )・S・吉爾等 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凱克醫學院USC泌尿學研究所  

  1例有得到良好控製高血壓病史的65歲男性病人,在一次腹部計算機體層攝影(CT)掃描(預約CT掃描是為了評估下腹部疼痛,疼痛已消失)時,偶然被發現其右腎有一個小的腫物,因而前來就診。腫物的最大直徑為3.2 cm,在腎前部,不均勻,實性,並且它位於右側腎門,腎動脈主幹、靜脈主幹和輸尿管附近。其左腎看似正常。病人感覺良好,他的體檢結果沒有值得注意的問題。他的血清肌酐水平為1.2 mg/dl(106 μmol/L)。該病人應接受怎樣的進一步評估和治療? 

臨床問題

  廣泛使用先進的橫斷麵成像檢查的一個結果是,小的、偶然發現的腎髒腫物已成為常見的放射學檢查所見。大約13% ~ 27%的腹部成像檢查可偶爾發現一處腎髒病變1,2。大多數這些病變是在使用造影劑後未顯示信號增強的單純性小囊腫,是良性的,而且無需治療。少數腎髒小腫物是實性腫塊或複雜的囊性腫物,在CT影像中顯示有對比增強,提示為癌症。一個信號增強的腫物是指在使用造影劑後,CT檢查時所見到的密度增加15個豪恩斯菲爾德( Hounsfield)單位以上的腫物3。 

  就本文的目的而言,腎髒小腫物被定義為腹部成像檢查時最大直徑≤4 cm的對比增強腫物4。從1988 年到2003年,腎髒小腫物的發生率相對於其他腎髒腫瘤有所增加,並且它們目前占所有被診斷為腎髒腫瘤的48% ~ 66%,以及占所有被切除腎髒腫瘤的38%5,6。(有這種腎髒小腫物的)病人經常沒有症狀。對於小的腎髒腫物,大約80%為惡性以及20%為良性7。當影像學檢查中偶然發現小的腎髒腫物時,臨床處理的挑戰包括區分良性腫物與有可能為惡性的腫物,以及明確惡性腫物的恰當治療。

  (N Engl J Med 2010; 362:624-34. February 18, 2010) [9350401]

  (欲了解全文內容,請詳見《中國醫學論壇報》2010年36卷6期。)

關鍵字:腎髒,CT,成像,檢查,腹部,造影劑,腫瘤,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