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兒童+免疫抑製劑三大不利因素,讓他們在新冠麵前幾乎裸奔

作者:石頭醫生 來源:天天說腎 日期:23-01-11

眾所周知,腎病患者的免疫力不健全,兒童的免疫力尚不健全,服用免疫抑製劑(潑尼鬆、環磷酰胺、環孢素等)的人群,免疫力也不健全。

那麼,集齊了“腎病+兒童+免疫抑製劑”三大不利因素的腎綜患兒,打新冠疫苗能產生保護效力嗎?這些麵對新冠近乎裸奔的孩子是不是隻能靠自己幼小的脆弱身體來硬扛?不僅家長關心,各國專家也覺得這是個大問題,值得費些功夫一探究竟。

近日,Pediatric Nephrology(《小兒腎髒病學》)發布了一項來自德國的研究,納入了德國海德堡和科隆大學兒童醫院的兒童和青少年腎病(包括腎移植)患者共123名。

有多少患兒產生了抗體?

其中,71.5%的患兒在接種疫苗後,檢測到了抗體。

而在腎移植患兒中,產生抗體的隻有62.3%,顯然腎移植比其它腎病的疫苗效果更差。

而且,用免疫抑製劑的種類越多,就越可能產生不了抗體。相比於僅用一種的患兒,多用1種,無抗體的可能性大了9.24倍;多用2種及以上,無抗體的可能性大了17.07倍。

在腎移植亞組中,女孩的無抗體風險增加3.11倍,再次腎衰患者的無抗體風險增加了3.44倍,女性和腎衰顯然是無抗體的獨立危險因素。

多接種幾針疫苗如何?

對於2針疫苗仍然無抗體患兒,有15例接種了第三針疫苗,其中53.3%的患兒產生了抗體。但這3針的抗體水平,仍然不如其他患兒2針的抗體水平。

其中產生了抗體的患兒,能應對新冠病毒嗎?

對34例抗體單位≥100/ml的患兒,進行抗體中和效力測定,發現僅有10例(29.4%)具有對病毒的中和效力。這10人中有3人未服用免疫抑製劑,如果隻算服用免疫抑製劑的患者,則具備中和效力的隻有20.59%.

即使是挑選產生了抗體的患兒,具備中和效力的也隻是小部分。如果算上沒有產生抗體的患兒,疫苗生效的比例更低。

抗體與病毒

一般來講,疫苗產生抗體→抗體中和病毒→降低重症率,一步比一步難,生效百分比一步比一步低。該研究隻分析了前2步,他們的結論是隻有小部分患兒具有新冠病毒的中和效力。

我們預估一下第3步,由於腎病綜合征、腎移植患者的並發症風險更大、藥物副作用更多,且他們的並發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與新冠重症高度重合,兩種風險疊加,重症風險更難得到下降。

所以有以下幾個結論:

1. 服用免疫抑製劑的腎病綜合征、腎移植患兒,隻有一小部分能從新冠疫苗中獲益;

2. 增加接種劑次,可能提升抗體水平,隻是成功率和提升幅度都有限;

3. 腎移植患兒中,女性、腎衰、更多的免疫抑製劑種類人群,疫苗的保護效力更弱。

總之,先前專家們對這一群體的擔心得到了印證:集齊了腎病、兒童、免疫抑製劑三大不利因素的患者,多數並不能從疫苗中獲益,隻有少數是幸運兒。

這再次提醒我們:

免疫抑製劑不能隨便濫用,尤其是新冠感染高風險時期。如果非免疫療法能夠緩解病情,就盡量用非免疫療法——既可以減少藥物副作用,也可以提升新冠疫苗的保護效力。

關鍵字:腎病,免疫抑製劑,免疫力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