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相關血紅蛋白管型腎病的病因分析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19-09-19

血管內溶血相對較少,但可能由於紅細胞破壞增加和遊離血紅蛋白釋放,導致急性腎損傷(AKI)。由於溶血和血紅蛋白尿是已知的急性腎損傷的原因,近日,腎髒病領域權威雜誌kidney international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員通過對27例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確定溶血相關血紅蛋白管型腎病患者的臨床病理結果和結局。

患者平均年齡為47歲(範圍為19-79),女性與男性的比例為1.3:1。所有患者均出現AKI,平均血清肌酐為8.0(範圍為2.9-17.0)mg/dL。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30%)、不良藥物(26%)、陣發性夜間血紅蛋白尿(7%)、手術/機械原因(7%)、輸血不相容(4%)、攝入毒素(4%)、彌散性血管內凝血(4%)和血紅蛋白病(4%)。

所有活組織檢查顯示急性腎小管損傷和色素沉著,蛋白質性管型,血紅蛋白免疫組織化學陽性。患者平均隨訪9個月(範圍為0.5-26)後,血清肌酐平均值為1.3(範圍為0.6-3.3)mg/dL,78 %的患者腎功能恢複正常。

因此,根據該研究的臨床病理學病例係列,溶血相關血紅蛋白管型腎病使臨床醫生和病理學家認識到其治療取決於消除血管內溶血的致病因素。

關鍵字:溶血相關血紅蛋白管型腎病,,病因,,分析,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