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影像學檢查提示腎上腺意外瘤後,應首先明確其是否具有功能(功能診斷),而後評估其所分泌的激素種類並鑒別良惡性,為選擇治療方式提供依據。
功能評價
根據患者的病史、臨床症狀和體征可進行初步診斷,而後選擇恰當的激素評估和功能試驗(常見腎上腺意外瘤激素評估方法,表1)以確定診斷。
由於腎上腺意外瘤患者的臨床表現常不典型而易被漏診,因此醫師應進行詳細的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例如,在本研究組進行的一項針對門診高血壓患者的腎上腺意外瘤篩查研究中,1例具有3年高血壓病史的患者,近3年來體重增加10餘千克,伴麵色發紅,呈輕度多血質貌;查體顯示其雖無典型的滿月臉、水牛背和皮膚紫紋,但表現為腹型肥胖,血壓160/100 mmHg。後經激素評估和手術證實為分泌皮質醇的腎上腺皮質腺瘤。
鑒別診斷
由於初始發現腎上腺意外瘤的影像學檢查並非特異性針對腎上腺,因此隨後需選擇適當的影像學方法進行再評估,以鑒別意外瘤的良惡性,及是否為嗜鉻細胞瘤或轉移瘤(腎上腺意外瘤的影像學特征,表2)。
形態 腎上腺占位的大小一般與其惡性程度相關,當直徑≥3 cm時,常應懷疑為惡性或嗜鉻細胞瘤。此外,占位病變的形狀、質地等特點亦可為鑒別診斷提供依據。
CT值 對有惡性腫瘤病史的腎上腺意外瘤患者,可根據其非增強CT平片上占位病變的密度判斷其性質,腎上腺腺瘤和增生的CT值常低於轉移瘤和嗜鉻細胞瘤。以CT值10 Hu為閾值,診斷腎上腺腺瘤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達71%和98%。
MRI根據占位病變內水分子和甘油三酯中氫原子共振頻率峰值的差異,利用化學位移,MRI亦可鑒別腎上腺腺瘤和轉移瘤,富含脂質和水分的腎上腺腺瘤表現為低密度信號。當利用屏氣梯度回聲技術時,可發現腺瘤的相位外信號密度消失(相對於內相信號),通過相位內/外影像序列分析診斷腎上腺腺瘤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達78%和87%。
造影劑清除率 由於不同性質腫瘤對造影劑的清除速率不同,因此可根據造影劑清除百分率進行鑒別診斷。通常在注射造影劑後10分鍾時,腎上腺腺瘤內造影劑清除超過50%, 而嗜鉻細胞瘤、轉移瘤和腎上腺癌的瘤內造影劑清除率<50%。該閾值診斷腎上腺腺瘤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88%和96%。
治療
對經激素評估確認為有功能的意外瘤[包括分泌皮質醇的腺瘤、嗜鉻細胞瘤、分泌醛固酮的腺瘤或單側增生(主要是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無論其體積大小均應考慮手術治療;對分泌皮質醇的有功能雙側增生,應進一步尋找病因(包括垂體影像檢查和激素評估);對特發性腎上腺增生引起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應行內科治療。
當占位為無功能性且影像學檢查無明確惡性特征時,應對患者進行定期隨訪,但隨訪間隔時間尚待進一步探討。對於直徑>6 cm的占位,無論功能檢查和影像結果如何,均應手術切除。
腎上腺意外瘤是指因腎上腺以外的疾病而進行影像學檢查時偶然發現的腎上腺占位,一般直徑≥1 cm。其中不包括專門針對腎上腺疾病的影像學檢查,亦不包括因忽視腎上腺疾病相關的症狀和體征而誤診的腎上腺病變。
一項納入87065例屍檢病例的薈萃分析顯示,腎上腺腫瘤檢出率為6%;另一項研究表明,腎上腺意外瘤的腹部CT檢出率為4.4%,且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盡管大多數腎上腺意外瘤是良性和非高功能性,但仍有1/4000的惡性比例,且嗜鉻細胞瘤具潛在致死危險,因此對意外瘤的功能進行評估十分重要。
■ 相關鏈接
腎上腺意外瘤
腎上腺意外瘤是指因腎上腺以外的疾病而進行影像學檢查時偶然發現的腎上腺占位,一般直徑≥1 cm。其中不包括專門針對腎上腺疾病的影像學檢查,亦不包括因忽視腎上腺疾病相關的症狀和體征而誤診的腎上腺病變。
一項納入87065例屍檢病例的薈萃分析顯示,腎上腺腫瘤檢出率為6%;另一項研究表明,腎上腺意外瘤的腹部CT檢出率為4.4%,且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盡管大多數腎上腺意外瘤是良性和非高功能性,但仍有1/4000的惡性比例,且嗜鉻細胞瘤具潛在致死危險,因此對意外瘤的功能進行評估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