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性硬化綜合征合並腎錯構瘤1例

作者:那彥群 陳山 來源:泌尿外科疑難病例討論精選 日期:17-11-05

        28歲女性,半年前無意中發現腹部膨隆,自訴可摸到包塊,因無明顯不適症狀,未予就診。近20日出現腹脹,不伴腹痛、尿頻、尿急、尿痛,尿量及排便均正常。入院前半月前開始出現間歇性發熱,最高達39℃,伴大汗。患者先前就診於當地多家醫院,均未獲得正確的診斷。該患者到底是何疾病?

        【病例資料】

        患者女性,28歲。

        主訴:發現腹部包塊半年伴發熱2周。

        現病史:患者半年前無意中發現腹部膨隆,自訴可摸到包塊,因無明顯不適症狀,未予就診。近20日出現腹脹,不伴腹痛、尿頻、尿急、尿痛,尿量及排便均正常。入院前半月前開始出現間歇性發熱,最高達39℃,伴大汗。當地醫院B超提示:雙體積明顯增大,內部回聲不均,呈大小不等融合狀混合性偏強回聲。右腎中部見一個無回聲區,大小約3.9cm×3.2cm,其內及周邊見動脈血流信號。肝內多發實性占位,考慮錯構瘤或血管瘤可能。

        【體格檢查】

        一般檢查:體溫:36.8℃,心率:103次/分,血壓:120/80mmHg,呼吸:16次/分。患者神誌清、精神可,體位自動。心、肺未見異常,腹部平坦,雙側觸診可及巨大質硬包塊,無壓痛,雙側腎區無叩痛。麵部痤瘡及結節(小時有皮贅,行激光切),指(趾)甲下組織增生,全身多發皮(圖17-1)。

        實驗室檢查:

        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74U/L,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61U/ L,堿性磷酸酶(ALP):157U/L,穀氨酰轉肽酶(GGT):83U/L,血清肌酐(CRE):62μmol/L,尿素酶(URE):2.16mmol/L,尿酸(URIC):195μmol/L。血常規:WBC:5.75×109/L,HGB:79g/L,PLT:497×109/L。血沉:96mm/h。尿常規:紅細胞微量、白細胞微量。

        影像學檢查:

        腹部CT(平掃)(圖17-2):①腹膜後雙腎區見巨大占位,其內密度不均,可見脂肪密度,CT值約-51~31HU,並可見一個不規則團塊狀軟組織影,CT值33HU,大小約4.43cm×5.54cm;②肝右葉不規則低密度影,邊界欠清,CT值23~32HU;③胰腺顯示欠清,脾髒增大。

        腹部MRI(圖17-3):①雙腎彌漫病變,病變呈多發信號不均勻性結節,內有脂肪成分;②增強掃描呈不均勻強化;③錯構瘤可能,其內血管強化,考慮動脈瘺或靜脈瘤可能;④肝右葉血管瘤可能;⑤少量腹水。

        頭顱CT平掃:可見腦室內高密度結節(圖17-4)。

        同位素腎圖檢查:①雙腎明顯增大,放射性分布不均勻,右腎下部血流灌注減低,良性病變可能,雙側腎小球功能正常,左側上尿路引流不暢,右側引流正常;②分腎GFR:左側 51.2ml/min,右側52.9ml/min。

        【術前診斷】

        結節性硬化綜合征

        雙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錯構瘤)

        【治療經過】

        病變切取活檢。

        術中所見:采取右側11肋間切口,術中發現右腎明顯增大,質地硬,呈分葉狀,表麵分散少數囊腫,囊液清。腫物無法切除,取活檢。

        【術後診斷】

        (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免疫組化:黑色素瘤相關抗原(HmB45)(+),平滑肌肌動蛋白(SMA)(+),s-100(+),ck1/3(+),Ki-67.3%(+),Cd34(+),波形蛋白(Vim)+++),結蛋白(desmin)(+)。

        【討論內容】

        文獻綜述:結節性硬化綜合征(TSC)是影響多係統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發生率為1/6000~10 000。本病以癲癇發作、智能障礙和麵痣為其三大特征。

        患者多數在10歲前發生癲癇和智能減退。特征性的麵痣對稱性分布於雙顴和鼻部,呈黃色或橘紅色,大小1~10mm不等。此外尚可有表麵粗糙的鯊革皮斑,牛奶咖啡色斑和指(趾)甲下神經纖維瘤。病理:腦、脊髓多發結節,常伴發腦血管畸形、神經膠質瘤、腦膜瘤和錯構瘤。麵痣並非真正的皮脂腺瘤,而是起源於皮下組織的終末神經纖維、增生的結締組織和血管。頭顱CT可見腦室壁室管膜下小結節。

        本病的兩個相關基因:TSC1位於染色體9q34,編碼錯構瘤蛋白(hamartin);SC2位於染色體16p13.3編碼馬鈴薯球蛋白(tuberin)。錯構瘤蛋白和馬鈴薯球蛋白兩者結合成功能性的複合體,影響細胞的生長、分化和增殖。臨床上54%的TSC伴有腎髒病變,屍檢的腎髒病變發生率為100%。TSC病人的腎髒表現包括錯構瘤(AML)、腎髒囊性疾病或腎癌。這三種可以單獨或合並出現。TSC病人中AML的發病率為50%~75%,囊腫的發病率為17%~35%,腎癌為1%~2%。

        【專家點評】

        診斷問題:

        (1)本病屬於罕見病例,術前正確的診斷較為困難,患者先前就診於當地多家醫院,均未獲得正確的診斷,就在於對該病認識不清。反觀該病例的主要特征是腎髒占位伴有腎外特殊臨床表現,且腎髒病變隻是係統性病變的表現之一。

        (2)確診依據:綜合腎髒病理學檢查,結合其特征性的皮膚病變及顱內病變,考慮為結節性硬化綜合征,但該患者未行染色體檢查,可以說是診斷方麵的一個遺憾,若有染色體異常的證據,則可明確診斷。

        (3)鑒別診斷難點:本病不同於一般的腎髒占位性病變(錯構瘤),而是TSC的全身表現之一。所以更要注意觀察患者的全身表現。因此在今後的臨床工作中,發現腎髒病變且合並有麵痣、智力障礙及癲癇發作的病人應該考慮到TSC的可能,並給予頭顱CT檢查。

        治療問題:由於本病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故而我們隻能給予病灶切除活檢,達到明確診斷的目的。隨訪主要是關注患者的腎功能變化,多科室聯合對症處理相應並發症,提高其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關鍵字:腎,,錯構瘤,,硬化,,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