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冀軍教授血液透析治療的安全性

作者:許倩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09-05-07

  李冀軍教授從事腎內科工作23年,現任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腎內科主任,其所在醫院的血液淨化中心有20台血透機,曾經給多例丙型肝炎患者進行過透析治療,但從未發生過1例丙型肝炎交叉感染事件。李教授還是北京市血液透析質量控製與改進中心專家組成員,每年參與檢查和監督北京市各個醫院透析室的規範化管理。

透析室的確是丙肝傳播的高危科室

  李教授談到,接受透析治療的患者中不乏合並丙型肝炎的患者,但這類患者正在呈逐漸減少的趨勢。血液透析治療意味著存在體外循環過程,在治療過程中,不僅存在有創操作,而且可能有患者血液的暴露和接觸。對於血源傳播為主要途徑的丙型肝炎,這樣的治療方式無疑是高危的。

  高危因素主要有:① 可能發生透析器破膜,可汙染透析機;② 在血透治療操作過程中,有可能發生血液濺出,汙染周圍醫療環境,或醫務人員沒有堅持更換手套等隔離措施,造成患者間的交叉感染;③ 透析器複用不規範,造成透析器間交叉汙染。這些高危因素不僅威脅著患者的健康,同時對醫護人員也存在威脅。

規範化操作和管理可將高危降為“零”

李教授介紹他們科室的操作和管理經驗時說,越是在高危環境,越要強調規範化操作和管理,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盡可能地降低危險。

  在他們的血液淨化中心,主要堅持的幾點操作規範有:① 透析前對患者進行全麵檢查,對丙肝抗體陽性的患者,實施專區專機透析治療;② 對丙型肝炎患者,嚴格堅持透析器和透析管路的一次性使用,用後按照特殊醫療垃圾進行集中處理;③ 患者在長期接受透析治療時,要定期複查丙肝抗體等指標,進行監控;④ 透析室的醫護人員要嚴格執行接觸不同患者時更換手套,一旦發生血液暴露或汙染事件,嚴格按照血液透析室消毒隔離製度要求,用消毒劑進行清洗消毒。

  醫護人員加強認識很關鍵

  李教授介紹,北京市血液透析質量控製與改進中心自2003年成立以來,每年都對市內的100餘家醫院血透室的透析治療質量進行檢查,對提高北京市血透治療質量起到了很大促進作用。從最初監督透析室設置,透析機、透析用水、透析液等這些硬件的質量,到近幾年逐步重視對透析從業人員的規範化培訓,開展對透析患者的教育活動,從不同環節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療質量。最近即將發布的《北京市血液透析質量控製管理規範》也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對透析室進行規範化管理。

  目前已經有《醫院感染管理辦法》、《血液透析器複用操作規範》,各個醫院還有相應的規章製度,隻有將這些規範化操作和管理措施落實到實處,各級醫院的醫護人員真正重視起來並提高相關認識,接受了規範化培訓,才能真正杜絕類似山西那兩家醫院血液透析室裏的“悲劇”。  (本報記者 許倩)

關鍵字:血液淨化,丙肝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