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腎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腎病又稱為“隱秘殺手”。大多數人都知道,腎病患者要的注意低蛋白飲食,甚至有的人認為不吃主可起到保護腎髒的作用。因為不吃主食,身體就會缺乏糖分來源,為了滿足代謝及活動所需的能量,蛋白質和脂肪的消耗會增加,進而減少蛋白質對腎髒的損害。那麼,不吃主食究竟能不能減少腎髒負擔呢?
腎病患者不吃主食不科學
通過不吃主食達到護腎的可能性極低。正常人的尿液中含有少量的小分子蛋白,當出現腎病時,蛋白質大量進入尿液,傷害腎小球濾過膜,因此建議腎病患者低蛋白飲食,以減少對腎小球的傷害。
但是,腎病患者體內大量蛋白質流失後,身體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極容易生病、虛弱,出現並發症,出現免疫力、骨骼、皮膚等多方麵的損傷。不吃主食不僅會加劇蛋白質流失,而且主食是人體能量主要來源,能量缺乏時大腦會反應遲鈍,增加胃癌、大腸癌風險。腎病患者飲食應“三少一多”,少吃高鹽、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多攝入符合時令新鮮蔬菜。
“三少一多”飲食
低蛋白飲食
腎病患者要做到低蛋白飲食。要根據腎病病情適量調整蛋白質攝入,當血漿中的白蛋白含量下降時,可多食用精蛋白,如瘦肉類、魚類、蛋類與豆製品等。當血中尿素氮的含量已經增高、有尿毒症傾向時,應吃低蛋白飲食,控製植物蛋白的攝入。
低鹽飲食
如果腎病伴有有高血壓,更應限製鹽的攝入,要控製在正常攝入鹽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
低脂肪飲食
因為高脂血症會引起動脈硬化及腎小球損傷、硬化等,為了防高脂血症,建議腎病患者要少吃高脂肪食物。
多吃蔬果
腎病患者可多吃新鮮蔬果,因為蔬果在體內代謝後,產生水和二氧化碳,不會增加腎髒負擔,同時蔬果中普遍含有維生素,特別是富含維生素C、胡蘿卜素、核黃素之類的新鮮蔬菜瓜果,可增強身體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