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體周圍炎診斷

作者:佚名 來源:國實用口腔科雜誌 日期:17-01-22

        通常所說的種植體周圍炎特指順行性種植體周圍炎,是一種種植體周圍軟硬組織的進行性和不可逆性疾病,可導致支持骨喪失、骨結合失敗,表現為種植體周圍軟組織感染,支持骨組織吸收,種植體周圍袋形成,探診出血以及種植體鬆動等,有時可有自發出血或形成膿腫。

        由於多種致病因素以及市場上存在大量的種植體係統,因此對種植體周圍炎的患病率尚無一致結論。近期研究顯示種植體周圍炎的發生率約為22%。對種植體周圍炎的早期正確診斷可以提高種植體的成功率,降低其患病率並指導進一步治療。

1

        1.1口腔衛生狀況

        良好的口腔衛生狀況對於種植體的遠期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Serino等研究顯示,48%的種植體周圍炎與缺乏良好的口腔衛生維護有關。目前臨床上反映口腔衛生狀況的指數有菌斑指數(PLI)和簡化口腔衛生指數(OHI-S)。一般以有菌斑的牙麵數不超過總牙麵數的20%為口腔衛生狀況較好。

        1.1.1PLI

        1962年Quigley和Hein提出了一種PLI,並由Turesky等改良,即用菌斑顯示劑塗在牙麵上,漱口後檢查著色菌斑在牙麵上的分布部位和範圍。0級:牙麵無菌斑;1級:牙頸部齦緣處有散在的點狀菌斑;2級:牙頸部連續窄帶狀菌斑寬度不超過1mm;3級:牙頸部菌斑覆蓋麵積超過1mm,但少於牙麵1/3;4級:菌斑覆蓋麵積至少占牙麵1/3,但不超過2/3;5級:菌斑覆蓋麵積占牙麵2/3或2/3以上。

        1963年Silness和Loe提出的PLI主要記錄齦緣附近菌斑的厚度及量。0級:齦緣區無菌斑;1級:齦緣區的牙麵有薄的菌斑,但視診不易見,若用探針尖的側麵可刮出菌斑;2級:在齦緣或鄰麵可見中等量菌斑;3級:齦溝內或齦緣區及鄰麵有大量軟垢。1987年Mombelli等提出了改良PLI以便更適合於ITI種植體的邊緣形態。0級:無菌斑;1級:探針劃過可見菌斑位於種植體光滑頸部;2級:菌斑明顯可視;3級:大量菌斑積聚。1988年Lindquist等提出了進一步的改良。0級:無菌斑;1級:局部菌斑積聚;2級:全口菌斑積聚>25%。

        1.1.2OHI-S

        1964年Greene和Vermillion提出並簡化了OHI-S,包括軟垢指數(DI-S)和牙石指數(CI-S)。DI-S0級:牙麵上無軟垢;1級:軟垢覆蓋麵積占牙麵1/3以下;2級:軟垢覆蓋麵積占牙麵1/3與2/3之間;3級:軟垢覆蓋麵積占牙麵2/3以上。CI-S0級:齦上、齦下無牙石;1級:齦上牙石覆蓋麵積占牙麵1/3以下;2級:齦上牙石覆蓋麵積占牙麵1/3與2/3之間,或牙頸部有散在齦下牙石;3級:齦上牙石覆蓋麵積占牙麵2/3以上,或牙頸部有連續而厚的齦下牙石。

        1.2牙齦情況

        1.2.1牙齦指數(GI)

        1963年Loe和Silness提出了GI,按牙齦的病變程度分級。0級:牙齦健康;1級:牙齦輕度炎症,表現為牙齦顏色有輕度改變並輕度水腫,探診不出血;2級:牙齦中等炎症,表現為牙齦色紅,水腫光亮,探診出血;3級:牙齦嚴重炎症,表現為牙齦明顯紅腫或有潰瘍,並有自動出血傾向。1987年Mombelli等提出了改良GI,使其更適合於ITI種植體的邊緣形態。0級:探診時種植體周圍黏膜無出血;1級:發現單獨出血點;2級:黏膜邊緣形成出血線;3級:嚴重出血。1991年Apse等提出了進一步的改良。0級:黏膜正常;1級:輕度炎症,表現為黏膜變色、輕微水腫;2級:中度炎症,表現為黏膜光亮、發紅、水腫;3級:重度炎症,表現為黏膜發紅、水腫、潰瘍、有未經探診的自發性出血。由於黏膜顏色可能受種植體體部或上部結構材料特征的影響,因此在評估種植體周圍黏膜狀況時存在潛在困難。

        1.2.2探診出血(BOP)

        根據探診後有無出血,記為BOP陽性或陰性,這已被作為指示牙齦有無炎症的較客觀指標。探診時將牙周探針輕輕探到袋底或齦溝底,取出後觀察10~15s,觀察是否出血,然後計算出血位點在所有檢查位點中所占的比例,比例越高說明種植體周圍炎症越重。雖然BOP陰性與健康的牙周狀況相關,但在確定種植體周圍的炎症狀況時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尚有爭議。研究表明,使用0.25N的探診壓力不會對種植體周圍組織造成損傷。因此,隻要操作方法正確,力度適當(0.25N),BOP可以作為一個可靠的參數來評估穩定的種植體周圍狀況或病程進展情況。

        1.2.3溢膿和膿腫形成

        大量種植體周圍活體組織的組織學和免疫組織化學檢查顯示,感染與炎性細胞浸潤的增加相關,尤其是可在結締組織基質中鑒別出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粒細胞和漿細胞。種植體周圍炎病變處的B淋巴細胞和多形核中性粒細胞顯著增加。因此,臨床上重度種植體周圍炎可見到齦溝溢膿或局部黏膜膿腫形成。

        1.3種植體周圍探診

        種植體周圍探診是種植體周圍炎診斷中重要的檢查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了解有無種植體周圍袋、牙齦退縮或增生程度及臨床附著水平。種植體周圍袋指牙齦邊緣到袋底的距離;牙齦退縮或增生程度指種植體平台到牙齦邊緣的距離;臨床附著水平指種植體平台到袋底的距離。種植體周圍也存在著類似於天然牙的生物學寬度,上皮附著約為2mm,結締組織附著為1.0~1.5mm,但其比天然牙的生物學寬度薄弱。種植體周圍組織健康時,其探診深度一般介於2~4mm。然而在確定種植體周圍探診深度時會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探診角度、探診壓力、探針直徑、種植體穿齦深度、種植體上部修複結構、種植體體部的宏觀和微觀設計,以及種植體周圍黏膜的質地厚度等。需要注意的是,在確定探診深度時應先把上部修複結構取下以保證探針與種植體長軸平行。

        由於種植體周圍軟組織與種植體表麵的附著比較薄弱,因此對組織學上種植體周圍組織健康時,探診壓力(0.5N)增大會導致探診深度增加。然而,減小探診壓力後(0.25N),在健康狀況或有種植體周圍炎的情況下,組織學附著都可以精確確定。因此,與天然牙相比,種植體對探診壓力更敏感,目前推薦合適的探診壓力為0.25N,可使用壓力敏感探針控製探診壓力。探診深度增加與種植體周圍炎症狀況相關,但必須與安裝修複體時測量的數值相比較才有臨床意義。

        1.4種植體鬆動度

        正常情況下,種植體沒有生理性動度。即使在炎症引起種植體周圍骨組織極度喪失時,剩餘的骨結合也可以保證種植體體部及其上部修複結構的穩定。種植體最小程度的鬆動即應考慮為骨結合的完全喪失。因此,臨床上種植體鬆動並不能作為評估種植體周圍炎進程的早期診斷指征。臨床上種植體出現鬆動時通常會發生疼痛。可用手或器械手柄輔助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評估種植體鬆動度,如用平頭的器械手柄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對種植體進行叩診,叩診聲音可分為清脆音(骨結合種植體)和低鈍音(結締組織包繞種植體)。需要指出的是,臨床上種植體鬆動度檢查應與單純性的愈合帽鬆動、上部修複結構鬆動相鑒別。

        目前臨床上有兩種方法檢測種植體鬆動度,即Periotest儀器和共振頻率分析(RFA)。Periotest儀器利用超聲波振動原理,可以量化無創地測定種植體的鬆動度,其正常值為-8~+9,值越小說明種植體穩定性越好。但該方法的數值變化依賴於種植體周圍骨質和軟組織條件、種植體表麵形態、種植體和基台的長度及Periotest機頭在基台上的安放位置和角度等。因此,該方法的靈敏度、可重複性和可信度有待商榷。

        RFA是目前分析種植體穩定性最為有效的方法。該方法所顯示的共振頻率與種植體-骨界麵的剛度有關。測量值用種植體穩定係數(ISQ)表示,範圍是1~100,低於45表示骨結合失敗,60~70則表示種植成功。大量研究顯示,骨結合種植體的ISQ值隨時間增加而增加。因此,該方法對於確定早期種植體鬆動度的增加來說比較可靠。

2

        放射線診斷對於評估種植體周圍的骨高度、骨密度及骨缺損程度具有重要作用。通常放射線診斷應對比此次複診和術後即刻記錄的邊緣骨高度,而且放射線所顯示的種植體周圍骨缺損未必一定與炎症性骨喪失有關。因此,在評估種植體周圍骨高度時必須將骨組織的生理性萎縮考慮在內。近期研究建議,若放射線片上顯示種植體周圍有不小於2mm的骨吸收時,則應考慮種植體周圍炎的可能性。目前常用於種植體周圍炎放射線診斷的方法包括根尖放射線片、曲麵體層放射線片、螺旋CT和錐形束CT(CBCT)等。

        2.1根尖放射線片

        根尖放射線片為高分辨率的二維影像,可以反映種植體周圍骨密度、近遠中向的骨高度情況。目前根尖放射線片的投照技術包括分角線投照技術和平行投照技術。分角線技術操作簡便,但X線中心線與種植體長軸和膠片不垂直,會導致圖像失真變形。平行投照技術的X線中心線與膠片和種植體長軸平行,圖像失真變形小,但有時(如後牙區)難以使膠片與種植體長軸平行。

        目前數字化根尖放射線片具有較高的空間分辨率,可以進行圖像分析處理和模擬根尖片上的種植體和牙槽骨的三維表達及圖像重建,可用來評估種植體周圍骨組織狀況。根尖放射線片不能提供有關剩餘骨結合情況的定性或定量結論和頰舌側邊緣骨高度的任何信息,且對於早期骨高度改變的敏感性較低,因此應將X線評估結果與臨床檢查參數相結合,綜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確診斷。

        2.2曲麵體層放射線片

        曲麵體層片是口腔種植治療中常用的檢查方法。拍攝時,由於X線並不總是與頜骨弧度垂直,因而不可避免地產生影像失真,垂直方向上的放大率約為10%,水平方向上的放大率可以達到20%。因此要獲得準確的數據,拍片時通常在口內需要檢查的相應部位放置直徑為5.0mm鋼球,通過測量鋼球影像所得到的數據換算出該部位影像的放大率。一種新的掃描程序——改良垂直曲麵程序的應用使X線與頜骨長軸垂直,降低了圖像的扭曲程度,提高了診斷的正確性。有時曲麵體層片會出現上下頜前牙區影像模糊的現象,其主要原因為該部位牙槽骨厚度較低、傾斜明顯、與頸椎影像重疊、患者舌體在拍攝時未貼緊上顎和牙弓弧度較大等,因此對於前牙區種植體的檢查效度欠佳。

        數字化曲麵體層攝影技術是將常規全景X線機與數字化成像係統相結合,能夠更加清晰地顯示骨小梁等細微結構,可通過按相同比例放大,調整放射線片的灰度、亮度和對比度等進行對比分析牙槽骨及牙周情況。曲麵體層片仍屬二維影像,也不能反映牙槽骨頰舌向的狀態,且由於頰舌向軟硬組織的重疊,可能產生對牙槽骨骨量和骨高度的誤判,因此必須結合臨床檢查綜合分析診斷。

        2.3螺旋CT

        螺旋CT能夠測量牙槽骨密度,重建組織結構圖像,實現對頜骨垂直向高度、頰舌向寬度和近遠中向長度的測量,全麵評價組織結構之間的三維關係。但也有不足之處,如種植體周圍產生低密度偽影,影響了種植體周圍細微結構的觀察,無法對骨-種植體界麵做出評價;檢查費用較高;輻射劑量較高,不宜多次拍攝。因此,螺旋CT僅限於種植術前診斷,在種植體周圍炎的放射線診斷中較少使用。

        2.4CBCT

        20世紀90年代CBCT影像設備麵世,之後其設備及影像技術不斷成熟,廣泛地應用於口腔種植臨床診療過程中。CBCT有很多優勢,如有效劑量相對較低,每次投照的曝光劑量為19.0~464.0μSv,相當於1~30次數字化曲麵體層片的放射劑量(4.7~14.9μSv),相當於1/56~1/5螺旋CT的劑量(1200.0~3300.0μSv);曝光時間短,一般在5~20s之間,較少發生患者移位導致影像受損的情況;空間分辨率高;數字化手段的應用減輕了金屬偽影的影響,有利於評估骨-種植體界麵骨結合的情況;設備成本較低;檢查費用較低。CBCT在種植體周圍炎的診斷中可以準確地觀察種植體周圍骨吸收的程度,是評價種植體周圍骨吸收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決定累加阻斷支持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因此,CBCT對於診斷種植體周圍炎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作為根尖片或曲麵體層片的常規備選方案。

3

        PISF是來自牙齦結締組織的滲出液,其成分來源於血清和局部牙齦結締組織。研究發現種植體周圍軟組織炎症時PISF的量會增加。一項超過3年的縱向研究證實了PISF量與種植體周圍骨喪失的程度呈正相關。Salcetti等在1997年的研究證實,種植體周圍感染與PISF中白細胞介素(IL)-1β、前列腺素E2(PGE2)和血小板衍生因子濃度的明顯增加直接相關。齦溝液取樣簡便無創,又能重複采樣,易被患者接受,又由於齦溝液內含有多種可作為診斷指標的成分,因此齦溝液的檢測可以用來輔助診斷種植體周圍炎並評價其治療效果。

4

        種植體周圍炎與口腔內微生物感染及宿主反應有關,研究發現,種植體齦溝中可檢測出牙齦卟啉單胞菌(Pg)、中間普菌(Pi)、具核梭杆菌(Fn)和伴放線放線杆菌(Aa)等,螺旋體也與種植體周圍炎的進展密切相關。目前除了傳統的細菌培養和塗片法外,分子遺傳學方法[DNA探針、聚合酶鏈反應(PCR)]也可用於診斷靶微生物和鑒別種植體周圍疾病的個體風險。微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實驗可以確定患病個體進行輔助性全身抗菌治療的必要性或監測其療效。

        4.1細菌培養

        細菌培養是微生物學檢查的“金標準”,通過培養可檢出優勢菌,同時可進行抗菌藥的敏感試驗,以便有針對性地選擇治療藥物。該方法最大的問題是種植體周圍袋中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能被培養成活,且培養後細菌的特性與其在口腔環境中的特性也不完全一致。此外,種植體周圍炎是條件致病菌的混合感染,難以確定某種特定的致病菌。

        4.2塗片法

        塗片法可以從形態學方麵初步了解種植體周圍袋內不同形態細菌的組成和比例。該法簡便快速,可在椅旁操作,30min內即可完成,但不能檢出特異性病原菌。常用的塗片法有兩種。

        (1)暗視野顯微鏡法:在載玻片上滴1%明膠的生理鹽水1滴,清除齦上菌斑,用無菌刮匙刮取齦下菌斑置於玻片液體內,混勻後立即在暗視野顯微鏡下觀察微生物並計數。一般數多個視野的微生物共100或200個,計數各類形態的微生物並計算百分比。使用中等暗視野顯微鏡,可以區別與種植體周圍炎進展相關的螺旋體、能動杆菌、非致病球菌和非能動杆菌。此法可以根據螺旋體及能動杆菌的百分比確定疾病程度及判斷預後,但要求從取樣到觀察在30min內完成。

        (2)剛果紅負性染色法:在載玻片上滴2%剛果紅水溶液1滴,清除齦上菌斑並隔濕後,用無菌刮匙刮取齦下菌斑置於剛果紅溶液內混勻並塗布成薄層,自然幹燥後,在盛有濃鹽酸的廣口瓶上熏至塗片變深藍色,置光學顯微鏡油鏡頭下隨機計數各種形態的微生物200個並計算出百分比。本法在顯微鏡下可看到深藍色背景中顯示出清晰的白色菌體,便於計數和記錄,不受時間限製,塗片可保存較長時間供繼續觀察,但不能觀察能動杆菌。

        4.3DNA探針DNA探針是用特異的DNA片段,通過核酸雜交技術來檢測未知細菌的DNA,如兩者能雜交形成DNA雙鏈結構則可認定該菌為與探針相同的細菌,並根據雜交物形成的多少使其定量或半定量。DNA探針可以特異而敏感地檢測細菌DNA,易於操作,快速省力,但製備DNA探針的方法複雜,價格昂貴。

        4.4PCR

        PCR是利用DNA聚合物,以目標細菌的某個DNA片段寡聚核苷酸等為引物,擴增該DNA片段,可在短時間內得到大量的特定基因或DNA片段。在種植體周圍細菌的檢測中,應用最能表示某種細菌特異性的引物,對待測樣本進行PCR反應,檢測產物中是否有該特定的片段,從而確定是否有該細菌存在。該檢查簡便、快速,4~5h內即可出結果,敏感性高,可檢測出數十個細菌,但種植體周圍炎菌斑中有多種微生物,操作過程中易出現假陽性結果。

        總之,正如其他炎症一樣,對種植體周圍炎的早期正確診斷並早期幹預對其預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並沒有單一的工具能夠診斷種植體周圍炎。種植體周圍炎的診斷是一個綜合分析序列診斷的過程,必須包括臨床檢查、放射線檢查,有時可輔助進行種植體周圍齦溝檢查及微生物和分子遺傳學診斷,隻有這樣才能及時做出正確的診斷。

        綜上所述,目前對種植體周圍炎的診斷具有以下共識:(1)探診對於診斷種植體周圍炎的診斷是必要的,使用0.2N的探診壓力不會損傷種植體周圍組織;(2)BOP可以作為一個可靠的參數來評估穩定的種植體周圍狀況或病程進展情況;(3)探診深度增加與種植體周圍附著喪失和骨吸收有關,但要與修複後即刻的探診深度做比較;(4)嚴重的種植體周圍炎可出現溢膿,但溢膿並不能作為種植體周圍炎的診斷指標;(5)種植體出現鬆動即表示骨結合的完全喪失,不能作為種植體周圍炎的早期診斷指征;(6)評估種植體周圍骨吸收程度需要放射線診斷,並且要與術後即刻和修複後即刻的種植體周圍骨高度做對照;(7)種植體周圍炎放射線診斷中CBCT具有明顯的優勢;(8)種植體周圍齦溝液檢查和微生物及分子遺傳學診斷隻能作為輔助檢查手段。

關鍵字:種植體周圍炎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