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訪談錄
更多>> 專家觀點
截肢者幻肢感和幻肢痛的心理糾正同等重要
截肢的病人在剛剛手術後會感覺到截掉的那部分身體還存在,甚至還會感覺到那裏痛,這稱為幻肢感和幻肢痛。那麼,如何糾正截肢病人產生的幻肢感和幻肢痛呢?近日,中國康複研究中心附屬北京博愛醫院骨科王安慶教授在作客《專家訪談錄》時做了簡單介紹。..[詳細]
截肢後康複訓練是假肢使用必備過程
一般來說,四肢的傷口會在半個月左右得到初步愈合,但是深部組織比如肌肉,要長牢固往往需要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早期的肌肉收縮練習要在控製下進行,以免影響傷口愈合。近日,中國康複研究中心附屬北京博愛醫院骨科王安慶教授在作客《專家訪談錄》時談到,也正是因為截肢傷口的愈合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從截肢到安裝假肢也需要一個過程。而假肢安裝上了也並非立刻能夠健步如飛,或者動手幹活,它同樣需要一個過程。事實上,從截肢到傷口愈合,再到安裝假肢直至訓練穿上並適應假肢,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醫生有必要在截肢時就對病人有說明。..[詳細]
截肢後使用彈力繃帶包紮要點
截肢並非病人治療的一個終點,它甚至可以說是病人治療的一個開端,這之後還涉及到假肢安裝、康複訓練等諸多方麵。因此,醫生在給病人進行截肢手術時也要秉承這種理念,為病人今後的治療做好規劃。近日,中國康複研究中心附屬北京博愛醫院骨科王安慶教授在作客《專家訪談錄》時對截肢後使用彈力繃帶包紮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
..[詳細]
截肢技術迫切需求指南
目前,標準的截肢手術對醫生有一定的要求,現代的假肢截肢技術要求截肢的殘端要按標準來處理,否則會對日後患者安裝假肢帶來很大麻煩。三十年以前,截肢外科技術要求殘端為圓錐形,做假肢時殘端猶如暖瓶塞一樣插到假肢內,通過越插越緊來負重並保持殘端與假肢的契合。近些年,隨著技術的發展,目前對截肢的殘端的要求為圓柱形,可以與假肢達到全接觸和全負重。現在的假肢接觸腔是真空、負壓吸附、全負重的密閉的金屬架。因此,現代截肢對殘肢的要求是:殘肢為圓柱狀的外形、適當的長度、皮膚和軟組織條件良好、皮膚感覺正常、無畸形、關節活動不受限、肌肉力量正常、無殘肢痛或幻肢痛等。
..[詳細]
地震後傷殘截肢者的常見問題
有些傷者未等傷口完全愈合就出院,導致後期假肢安全出現問題。在臨床中,患者的殘端往往不理想,無論在皮膚接口、原組織的覆蓋、肌肉的固定等都沒有達到現代假肢技術的裝假肢的要求。造成殘端與假肢不匹配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皮膚原組織肌肉留的過多,殘端似贅物等;截肢後沒有及時進行早期康複訓練,致使殘端出現臃腫、腫脹等問題,並導致後期殘端形成神經瘤、骨刺和滑囊等。..[詳細]
PPT
名醫堂

地震後四肢骨折傷員的康複與護理

四肢骨折是在地震、塌方等災難中最常見的創傷。受傷的傷員在經過搶救治療後,應了解如何進行康複訓練,以利於骨折愈合,減少殘疾,盡快恢複學習、工作和生活能力。四肢骨折主要有以下幾種治療方法:①打石膏和夾板;②皮牽引或骨牽引;③手術切開固定;④手術外固定架固定;⑤特殊骨折可作關節置換等。經過石膏和夾板固定的病人,應將肢體用枕頭或者支架略抬高,有助於血液回流和消腫。 [詳細]

地震傷殘截肢者的康複與護理

傷員截肢後,病人肯定會喪失身體的一些功能,具體的說,上肢截肢的病人失去的主要是手的勞動能力,下肢截肢的病人主要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截肢後的病人如果想恢複失去的功能,就需要佩戴假肢。現代的假手完全可以模仿人的手進行一些簡單的動作,假腿可以很好的幫助截肢的人行走。但是,並不是每一個截肢的人穿上假肢就可以發揮出最佳的功能,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截肢的病人盡早開始康複鍛煉。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醫生和病人緊密配合,病人的家屬也要積極參與進來。 [詳細]

腦外傷的早期康複與護理

顱腦外傷的臨床症狀表現是由受傷的輕重程度決定的,輕微顱腦外傷可僅有頭皮血腫,重的腦外傷可出現:頭痛、惡心、嘔吐、意識障礙等症狀。頭痛呈持續性脹痛,嘔吐一般為噴射性嘔吐,意識障礙由輕至重可分為嗜睡、昏睡、淺昏迷、昏迷、深昏迷。其他表現如頭暈目眩、耳鳴。記憶力減退、注意力難以集中、易疲勞、智能減退、失眠等也是很常見的。
[詳細]

地震中聽力損傷的康複與護理

由於聽覺器官的大部分包埋在頭顱中,因此在地震造成的傷殘中,聽力損傷往往與顱腦外傷合並存在。這類損傷的早期往往被腦外傷的其他症狀所掩蓋,不容易被發現。待腦外傷危險期過後,才表現出相應的症狀,例如耳鳴、耳聾、眩暈,部分有顳骨骨折的病人會出現麵部肌肉的完全或不完全癱瘓。 [詳細]

地震傷員如何選擇輔助器具

地震過後很多人還會處於恐懼和傷痛之中。我們希望在災難中遭到不幸、身體導致傷殘的人們,早日重拾信心,鼓起勇氣麵對將來的生活。輔助器具能夠有效的幫助殘疾人、老年人或暫時性的傷病患者補償缺失的功能,改善生活狀況,減輕家庭負擔,正常的參與社會生活。輔助器具包括小到特製的筷子,大到輪椅的各種特別為殘疾人設計的產品。 輔助器具涉及殘疾人生活的方方麵麵,常用的輔助器具有三千多種。
[詳細]

地震傷殘人員的心理康複

地震後,傷殘人員的心理行為應激反應多種多樣。一部分人在傷殘後某一時期內,會出現很興奮、激動的情緒,如不停地哭、不停地訴說,渾身發抖,做噩夢,失眠,憤怒,地震災難現場畫麵常在腦海裏出現,並伴有強烈的恐懼情緒。
[詳細]

地震後脊髓損傷的護理

正常情況下脊髓由堅韌的脊柱所保護,因此不會受傷。在地震等災難中,脊柱很容易受傷。脊柱損傷後,它內部的脊髓也會受到損傷。脊髓受傷後,受它支配的四肢、膀胱、尿道等會失去神經支配,稱為截癱。正常情況下,大腦是指揮排尿的司令部,脊髓是傳達命令的通路,大腦的命令通過脊髓傳送到膀胱和尿道,膀胱和尿道接到排尿命令後,膀胱收縮,同時尿道鬆弛,完成排尿。脊髓受傷後,不能很好地傳遞大腦的命令,膀胱和尿道失去大腦的指揮,陷入一片混亂,不能正常排尿,就出現排尿困難。
[詳細]

地震後脊髓損傷的康複

脊柱脊髓損傷康複與臨床治療應同時開始,盡早進行康複有利於脊髓損傷傷員的功能恢複、減少並發症、提高生活質量。臨床醫師、康複醫師應正確認識脊髓損傷,掌握脊髓損傷的分類診斷和處理原則,正確及時地進行臨床處理和開展早期康複,在治療的同時對傷員及家屬進行相關康複教育,才能達到康複的目標。 [詳細]
專題推薦
主頁| 廣告條款 |法律顧問|聯係我們|版權聲明|關於我們| 誠聘英才|
copyright©中國醫學論壇報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040853號
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審核同意書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