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成教授
在第13屆亞太臨床微生物暨感染病會議上,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長庚紀念醫院黃玉成教授以“社區獲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預防與控製”為主題向大家作了報告。
與醫院相關性MRSA(HA-MRSA)不同,社區獲得性MRSA (CA-MRSA)缺乏諸多醫院相關危險因素,因此CA-MRSA一般定義為排除以下因素的MRSA感染:入院48小時內確診、一年以內有入院、手術、透析或以及接受長期醫療器械治療,接受永久性導管或經皮裝置植入,或已知MRSA培養陽性。
CA-MRSA相關臨床特點為:沒有院內相關危險因素、除β內酰胺類抗生素外,對多數抗生素易感,具有獨特的基因型,菌株類型與醫院內發現的大部分類型不匹配,具有葡萄球菌med基因盒染色體基因型IV或V(通常為SCCⅣ)。具有特異性毒素因子(Pantone-Valentine Leukocidin, PVL)。
從全球範圍來看,CA-MRSA的流行程度不一,分布不均,在不同國家發生率從最低的小於1%到50%以上不等,兒童當中CA-MRSA發生率高於成人。目前發展中國家關於MRSA的流行病學數據還很少。
對於CA-MRSA在亞洲發病情勢,黃玉成教授為大家引用了亞洲病原菌耐藥性檢測網絡(ANSORP)前瞻性研究結果,研究從2004年9月到2006年8月,由亞洲17個醫學中心共同完成。研究共報告葡萄球菌感染4117例,其中MRSA2162例,社區感染為1463例。
預防和有效控製CA-MRSA 仍然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對於CA-MRSA的控製,應當做到增強對MRSA感染的認識程度,從個人衛生的角度傳遞預防信息,提高人們關於出現症狀或體征上報程序的意識,並配合調查;通過培訓指導MRSA感染的治療,必要時切開膿腫引流,並且抗菌藥物的使用要與藥敏結果相一致;教育如何處理傷口,使用清潔幹淨敷料覆蓋傷口,並於接觸傷口後立即洗手;通過洗手和淋浴促進人們注意個人衛生,使用抗菌肥皂,禁止共用個人用品如剃須刀和毛巾;如果不能保證個人衛生和傷口覆蓋,則不能參加常規活動,有開放傷口存在者則要禁用公用泳池和用水設施;對被明確有MRSA 感染者接觸過的區域進行清理,保持環境和設備的清潔。
更多精彩內容,點擊會議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