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形性支氣管炎麻醉管理一例

作者:鄧恢偉 來源:醫學臨床研究 日期:15-03-05

        1病史

        患兒,男,2歲,15kg,2012年1月4日出現陣發性、非痙攣性幹咳、喘息伴發熱,體溫38.4℃而入院。下級醫院胸片示支氣管肺炎,予頭孢噻虧鈉、阿糖胞苷、病毒唑、氨茶堿等對症治療不見好轉,於4日23:50轉入本院兒科,診斷為氣管異物、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耳鼻喉科急會診後決定手術取出異物。

        1月5日4:30,術前,患兒神清,呼吸急促,三凹征明顯,鼻導管吸氧氧分壓(SpO2)維持在94%~95%,患兒血、尿常規,生化等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動脈血氣結果示:pH7.271,動脈氧分壓(PaO2)87mmHg,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41.2mmHg。

        胸片示左肺大片不規整致密影存在,肺紋理不清,右肺紋理增粗模糊,考慮重症肺炎。遂決定在吸氧、SpO2監護下送患兒到手術室。患兒5:00入手術室,麵罩吸氧氧流量3L/minSpO297%,聽診左肺呼吸音未聞及,右肺呼吸音較弱。5:10麻醉開始,地塞米鬆2mg,丙泊酚20mg,術中視情況分次追加,氯胺酮20mg,長托寧0.3mg,七氟醚間斷吸入維持,手控呼吸後SpO2達99%。5:20手術開始,支氣管鏡檢查約10s後SpO2下降,支氣管鏡外口接麻醉機氧氣,SpO2不能維持並迅速下降至40%~70%,退出支氣管鏡,麵罩給氧氧流量增至8L/min,SpO2緩慢上升僅能維持在86%左右,插4.5#氣管導管,手控呼吸,SpO2升至92%,維持5min後再次手術,約10s後SpO2迅速下降,再次插管後SpO2升至86%後不上升,查血氣,在嚴密觀察下行第三次纖支鏡取異物,SpO2同樣維持不到10s,迅速取出少量淡黃色膠凍樣樹枝狀膜狀物後於6:40手術結束,插管全麻,維庫溴銨2mg,芬太尼0.05mg,手控呼吸,SpO2升至85%,改機控,潮氣量150mL,呼吸頻率20次/分鍾,氣道壓約40cmH2O。

        約10min後SpO2仍不上升,血氣結果回報:pH7.05,PaO278mmHg,PaCO288mmHg。術中支氣管鏡見氣管內少量黃色膿性物,左支氣管內黃白色膿性分泌物及支氣管壁附著厚層粘性黃白色膿膜,基本取出;右支氣管內少量黃白色分泌物,未見膜狀物附著。組織大會診,診斷為塑形性支氣管炎,肺炎。

        患兒術中除SpO2降低外,其他各項生命體征平穩,血壓80~100/45~60mmHg,心率140~160次/分鍾,嘴唇無發紺。術後左側可聞及較弱呼吸音,較術前改善,右側呼吸音同術前。予緩慢膨肺後SpO2升至98%,後逐漸降至92%,加用4cmH2O呼氣末正壓通氣(PEEP)後維持在93%~95%。

        觀察1h生命體征平穩後,送往兒科ICU繼續呼吸機治療。次日回訪患兒生命體征平穩,仍呼吸機輔助通氣,血氣結果:pH7.36,PaO286.2mmHg,PaCO236.2mmHg,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98%。

        2討論

        塑形性支氣管炎是指支氣管內產生呈支氣管樹狀的內生性異物,局部或廣泛堵塞支氣管,導致肺部分或全部通氣功能障礙的一種較罕見疾病,其臨床表現和肺部X線檢查結果差異很大,主要視氣道阻塞程度而定,尚無特異性診斷標準。該病發病急驟,病情危重,確診依靠支氣管鏡檢查和組織病理檢查,早期積極支氣管鏡下異物鉗取術是惟一有效的手段。如不及時手術,可導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同時又是一種少見病,容易誤診,給治療包括麻醉管理帶來困難。

        通過對本例患兒的診治,尤其對麻醉管理體會如下:

        ①加強監測。無論是塑形性支氣管炎還是氣管異物,早期手術都是最有效的治療辦法。由於小兒的生理特點,對缺氧耐受差,必須加強監測,及時調整輸氧濃度和方式,保障患兒安全;

        ②氣管內手術和麻醉氣道管理同用一個通道,如何處理好通氣和手術之間的矛盾是擺在麻醉醫師麵前的重大挑戰,手術過程中,麻醉醫師和手術醫師要密切配合,在保證患者安全的前提下,盡量為手術提供良好的條件,包括手術視野和時間。同時,支氣管鏡檢查對氣道刺激性大,維持一定的麻醉深度,避免嗆咳和(或)喉痙攣,對保證手術安全順利進行至關重要;

        ③膨肺處理,使不張的肺重新膨脹,達到改善氧合目的。膨肺雖然不能從根本上治療該病,但可為後續治療爭取時間;

        ④關於SpO2下降,要對其下降的程度和時間綜合考慮,還要與其基礎值對比,並考慮並存疾病,同時要結合其他反映氧合的指標,如血氣、嘴唇顏色等。本例患兒雖然脫氧僅10s左右SpO2就迅速下降,甚至最低至40%,但患兒嘴唇無發紺,心率、血壓亦無明顯變化,考慮患兒雖然瞬間血氧降低,但此時組織缺氧還可及時改善;同時對於該患兒,要想徹底改善氧合,惟有手術,應爭分奪秒手術治療和為手術提供必要條件。

        同時,也應該看到存在的不足:

        ①取出支氣管樹樣異物後雙肺呼吸音、SpO2等改善不明顯,考慮內生性異物仍有殘留,因此時已經進行3次氣管插管和支氣管鏡檢查,擔心喉頭水腫、氣道損傷等問題,且麻醉已有90min,SpO2降低時間較長,雖PaO2尚可、無發紺表現,亦擔心腦缺氧等問題,是否可以再次手術還有待綜合考慮;

        ②因塑形性支氣管炎為廣泛性堵塞,手術鉗取時較細的部分易中斷,遠端支氣管仍可能處於堵塞狀態,需要通過支氣管灌洗等排出異物解除氣道梗阻,本例由於SpO2迅速下降,沒有時間做過多處理,而正壓通氣可能加重異物堵塞遠端氣管,術中SpO2甚至低於術前可能與此有關;

        ③膨肺雖然可使不張的肺重新膨脹,改善氧合,但因此病罕見而術前診斷不明導致預見性不詳和準備不足,在不能保證異物完全取出的情況下,SpO2下降時膨肺恐塑形異物致更細支氣管堵塞而導致廣泛通氣障礙,其導致的部分肺葉更嚴重病變,為後續治療帶來困難;

        ④國外有對塑形性支氣管炎行體外膜肺氧合、原位心髒移植和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t-PA)治療獲得良好預後的報道。對本例患兒,體外膜肺應該是很好的選擇,可為手術爭取更多的時間,但限於本院條件,無法開展。

        總之,塑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急重症,早期支氣管鏡手術治療是惟一有效的辦法。麻醉管理要綜合考慮,保障患者安全。

關鍵字:支氣管炎,患兒,麻醉醫師,嘴唇顏色,動脈氧分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