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8月20日電(韓璐 遊嬌)20日,中國和美國醫藥衛生改革與醫院管理比較研討會在重慶大學舉行。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南卡羅來納大學、國際醫療領導力組織(IHL)、北京大學等高校及組織的醫學專家齊聚重慶大學,共同探討中美兩國醫藥衛生改革與醫院管理的成就與挑戰。
“目前中國醫改麵臨在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前提下,居民醫療衛生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而醫改的實質就是要不斷的通過資源配置公平,通過提高基層衛生服務能力來提高體係的效率。”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郭岩在研討會上稱,建設完善基層衛生體係,有效配置醫療衛生設施及人力資源是中國醫療改革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現在中國的醫療環境比15年之前有了很大改善,中國居民獲得基礎醫療服務比15年更容易。”國際醫療領導力組織(IHL)創始人駱德唯告訴中新網記者,雖然醫療環境得以改善,但現在中國的醫療改革中仍存在醫護人員培養資源缺乏、醫院管理層的培訓問題等。
“在對護士的教育培養上,美國護士擁有較高的專業學曆。在就業後,美國對醫護人員仍有嚴格的繼續教育要求。而在中國,醫護人員的繼續教育一般由所供職的醫院承擔,沒有強製要求。”駱德唯表示,在美國,護士的社會地位受到公眾認可和尊重,而在中國“許多患者對於護士的認可程度不及醫生”。
“IHL在哥倫比亞大學的聯係下正在籌劃對中國醫療行業管理人員、醫院管理人員開設相關的培訓課程,提供美國在醫改方麵的經驗。希望借此幫助中國實現公共衛生政策與醫療衛生體製改革及醫院管理實踐的有機結合及相互促進。”駱德唯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