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FLD:繼病毒性肝炎之後的又一“殺手”

作者:孫曉慶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09-11-05

  在中國,大家對病毒性肝炎的轉歸有很充分的認識,因而對其非常重視。並且,因為計劃免疫的實施,兒童中HBV感染患病率已經很低。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中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發病率在過去的10年間有了成倍的增長,在某些富庶地區,其發病率已達15%。令人擔憂的是,大家對這種疾病的重視程度遠不如病毒性肝炎,對NAFLD的轉歸不了解可能是造成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之一。本屆AASLD主席Friedman教授就NAFLD的一席談話也許能為我們敲響警鍾。 

  NAFLD-肝纖維化-肝癌 “三部曲”已成定論 

  Friedman教授談到,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西方不健康飲食攝入的增多,以及運動的減少,使得NAFLD幾乎遍布包括亞洲在內的世界各個角落,這種情況在中國和印度尤為嚴重。而且,在NAFLD患者中,還包括相當比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 

  NAFLD可以進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等晚期肝病,這在美國和歐洲已經成為事實。現在已經有十分充足的證據表明,NAFLD還可發展為肝細胞癌,而且患者可能不經過肝硬化階段而直接發生肝細胞癌。 

  關於從NAFLD進展為晚期肝病病程的長短,因個體不同而存在很大差異,並受遺傳因素,即基因的影響。某些人種的個體,在兒童時期就患有NASH,其肝髒存在炎症、纖維化,但某些人種,即使體重超重,也不會患NAFLD。例如非洲裔美國人,他們對NAFLD具有抵抗力,其NAFLD患病率低,而來自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裔美國人,其NAFLD患病率就相對較高,而且極易進展為NASH。目前已發現,某些基因的變異與NAFLD易感性相關。 

  像開出藥物處方那樣,為患者開出“運動處方” 

  對於脂肪肝,主要的處理措施是運動加飲食控製,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目前是否有切實有效的方法,可以讓患者遵循,並且能夠讓其看到運動和飲食控製的成果,從而增強信心,這對於臨床醫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Friedman教授認為,有一種方法很簡單,就是將運動療法寫在給患者的處方上,如每天走路半小時,每天的飲食應如何控製,總熱卡是多少等等,就像給患者開處方藥一樣。要讓患者知道,運動和飲食控製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醫生處方的“藥物”,必須按時“服用”。 

  但是,Friedman教授也提出,即便是這樣,患者也往往很難對運動和飲食控製表現出良好的依從性。即使他們確實按照處方做了,體重減輕了,但要長期保持這個健康的體重也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患者很難在饑餓感與飲食控製之間保持平衡。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飲食控製問題,需要依靠有效抑製食欲的藥物,以克服運動帶來的饑餓感。目前,有不少製藥公司正在從事這方麵的研發,因為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關於哪種運動模式對減輕體重和脂肪肝最有效,Friedman教授認為,目前還沒有答案。但他提到,在本屆年會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報告,該研究顯示,高強度的運動較延長時間的中等強度的運動更有助於減輕脂肪肝。 

  對脂肪肝合並病毒性肝炎患者,應區別對待 

  脂肪肝合並病毒性肝炎較常見,由於脂肪肝可能影響抗病毒療效,應先處理脂肪肝,還是先進行抗病毒治療,這是一個臨床常見的問題,也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 

  Friedman教授認為,在臨床上,需要采取個體化策略,即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對於體重超重的慢性乙肝患者,由於其對大多數抗病毒藥物會產生應答反應,而且患者符合抗病毒治療的適應證,就應該首先對其進行抗病毒治療,同時鼓勵患者增加運動,減輕體重。 

  對於慢性丙肝患者,則是另外一種情況了。由於脂肪肝對抗病毒藥物耐藥的產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如果患者能夠做到增加運動,減輕體重,我們就鼓勵其先減輕體重,以增加抗病毒治療的療效,然後再進行抗病毒治療。但是,如果患者已經處於晚期肝病階段,就另當別論了。 

  Friedman教授最後強調,對於病情穩定的體重超重慢性丙肝患者,如果病情允許,我們應鼓勵患者首先減輕體重,以使患者對隨後進行的抗病毒治療產生更好的應答。 

  (記者 孫曉慶發自波士頓)

關鍵字:NAFLD,AASLD,處方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