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製結核病的新工具

作者:中國香港葛量(Grantham)醫院W.-W. Yew 蔣鴻鑫(譯)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1-07-22

  第五屆地壇國際感染病會議(7月14-17日)報道 為實現全球控製結核病(TB)的目標,我們一直非常重視開發新的TB控製工具,以補充和改進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現有的方案活動。開發新TB控製工具可分為4大領域。第一個領域是TB診斷的進展和抗結核分枝杆菌菌株藥物敏感性的快速評估。開發的新工具使用分子方法或表型方法。最近一個非常重要的進展是市場上供應了可快速檢測痰標本中結核分枝杆菌的“工具”,這種工具還可同時做藥物敏感性試驗,特別是利福平敏感性試驗。這個可能強有力的檢驗對操作技能要求不高,而且似乎很容易在醫療點應用。但顯然有新診斷手段的供應不一定等同於它們將被采用,由理論轉化為實踐還需要發現所存在的障礙,並解決它。

  第二個領域是開發新抗TB藥物,很多新化合物即將問世。一些藥物正在做Ⅱ期和Ⅲ期臨床研究。除了正在使用的利福黴素外,二芳基喹啉(diarylquinoline)、硝基咪唑和新的氟喹諾酮類藥物可能最有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應用於臨床TB治療。其他可能有用的化合物或包括乙二胺和噁唑烷酮類。雖然進展令人鼓舞,但仍有重要的挑戰,由於缺乏全球臨床研究,因此開發的新藥不能及時獲得注冊。

  第三個領域是有關TB疫苗的開發。當前唯一可用的TB疫苗隻有卡介苗(BCG),而BCG還需要改進。迫切需要開發現代化的安全有效的TB疫苗,來預防各年齡組和HIV感染人群的所有形式的TB。數種候選疫苗現在正在做Ⅱ期臨床研究。最有希望的一些疫苗似乎是重組型BCG,其他活分枝杆菌疫苗和遺傳減毒結核分枝杆菌疫苗。

  最後一個領域是開發監測疾病活動性和預測TB治療轉歸的生物標誌物。這一領域的進展相對緩慢。希望聯合應用生物標誌物可能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顯然在這方麵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過去10年見證了開發全球TB控製新工具活動的“複興”。這些活動取得了富有成果的結果,因此人們非常希望能在未來的十年更好地控製TB這個人類可怕的敵人。

      專題報道:第五屆地壇國際感染病會議

關鍵字:結核病,DICID,2011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