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苗與後續心血管病無關

作者:楓清 馬吉德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0-05-13

  《中國醫學論壇報》2008年曾報道加拿大學者的一項研究,發現接種肺炎疫苗者的MI危險可能降低50%左右[CMAJ 2008,179(8):773],與本文的結果存在差異。有專家認為,這一差異的產生原因很難確定,可能受未校正的混雜因素、難以確定的偏倚、研究設計的不同、賬單式數據的精確度較低或僅是簡單意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在45歲以上人群中,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與後續急性心肌梗死(MI)和卒中危險降低無相關性。該論文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2010,303(17):1699]。 

  研究人員對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進行該回顧性分析,該研究共納入84170例受試者(45歲~69歲),隨訪4年以上。結果發現,在接種疫苗的人群中,初次發生MI事件的發生率為10.73例/1000人-年,在未接種疫苗的人群中,初次發生MI事件發生率為6.07例/1000人-年。而在接種疫苗的人群中,卒中的發生率為5.30例/1000人-年,在未接種疫苗的人群中卒中發生率為1.90例/1000人-年。校正傾向得分後,未發現支持接種肺炎球菌疫苗與急性MI[校正風險比(AHR)為1.09]或卒中(AHR=1.14)危險下降相關的證據。在不同危險層級、年齡層級的患者中,接種疫苗也與MI、卒中危險下降無相關性。[0310501]             (楓清)  

述評・美國貝勒醫學院聖盧克主教醫院、得克薩斯心髒病學會馬吉德(Madjid)博士等 

  本研究的優勢在於其考察的人群規模較大,。然而,探索此類問題應當進行隨機、臨床試驗,但由於大部分冠狀動脈疾病患者或有相關危險因素者都有1個以上的接種肺炎疫苗的指征,因此對這些患者進行隨機分組接受安慰劑的試驗不符合倫理規範。本研究的回顧性分析在方法學方麵的問題,醫師的推薦和患者的選擇都可能影響疫苗接種的情況,從而給兩組患者造成潛在差異。 

  研究者表示,對該研究結論的一個可能的解釋是肺炎球菌疫苗是無效的。臨床有效的疫苗可能通過減少感染發病率而降低MI危險,也已得到證實。因此,將來的臨床前和臨床試驗應當評估早期使用抗生素、免疫調節劑和抗血小板藥物是否可以降低感染相關心血管事件的危險。 

  本文的研究也是對大家的一個重要提醒,對於考察疫苗接種和臨床轉歸之間相關性的研究進行評估比較複雜,這些研究的試驗設計應當更加完善。 

  在得到臨床試驗的精確數據證實肺炎疫苗是否可以預防MI之前,臨床醫師應當嚴格遵循已有的指南,進一步優化對目標人群的疫苗接種率。

關鍵字:肺炎,疫苗,心血管病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