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是一種急性腹瀉性疾病,如未經治療,可在數小時內致命。
據估計,每年有300萬至500萬霍亂病例,10萬至12萬人由此喪命。
利用口服補液鹽,可使多達80%的病例得以成功治療。
有效的控製措施依靠預防、防備和應對活動。
提供安全飲用水和環境衛生對於降低霍亂和其它水源性疾病至關重要。
口服霍亂疫苗被認為是霍亂控製的附加方式,但不應當取代傳統的控製措施。
症狀
霍亂是一種致命性極強的疾病。對兒童和成人均有影響,可在數小時使人喪命。
約有75%感染了霍亂弧菌的病人不出現任何症狀,然而在感染後的7-14天內,這種細菌會在病人的糞便中出現並排泄到周圍的環境之中,這就有可能感染他人。
在出現症狀的病人中,有80%出現輕度或中度症狀,而約20%的病人患有急性水樣腹瀉,同時伴有嚴重脫水。如不經治療,可導致死亡。
諸如具有營養不良的兒童或艾滋病毒攜帶者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一經出現感染,所麵臨的死亡風險更大。
曆史
在19世紀,霍亂在世界各地的蔓延源自印度恒河三角洲的最初宿主。隨後的六次大流行使各大洲的數百萬人失去了生命。目前的第七次大流行1961年始於南亞,1971年波及非洲,1991年殃及美洲。現在霍亂在許多國家呈地方性流行。
霍亂弧菌菌株
O1和O139這兩種霍亂弧菌的血清型能夠引起疾病暴發。大多數的疾病暴發由O1型霍亂弧菌引起,而1992年首次在孟加拉國確定的O139型僅限於東南亞一帶。
非O1非O139霍亂弧菌可引起輕度腹瀉,但不會造成疾病流行。
最近,在亞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區發現了新的變異菌株。據觀察認為,這些菌株可引起更為嚴重的霍亂疾病,死亡率更高。建議對流行株仔細進行流行病學監測。
霍亂弧菌的主要宿主是人和水源,例如鹹腥的水和河口水,常常與藻花有關。最近的研究表明,全球變暖為細菌創造了有利環境。
危險因素與疾病負擔
霍亂的傳播與不適當的環境管理密切相關。典型的高危地區包括:城市周邊的貧民區,這些地方沒有基本的基礎設施,還有境內流離失所者營或難民營,這裏的清潔飲用水和環境衛生不符合最低要求。
某一災難帶來的後果,例如飲水和環境衛生係統不能正常運轉,或將人群安置在條件差並過份擁擠的營地 ,在存在細菌時或細菌一經傳入,都可增加霍亂的傳播危險。從未因屍體引發疫情。
對公共衛生而言,霍亂仍然是一項全球性威脅,也是社會欠發展的一項關鍵指標。最近注意到,霍亂的重新出現與生活在不衛生條件下的弱勢群體人數的日益增加並駕齊驅。
向世衛組織報告的霍亂病例數目持續上升。從2004年到2008年,病例較2000年至2004年上升了24%。僅在2008年,56個國家就總共通報了190130個病例,其中包括5143例死亡。由於監測係統的限製或者擔心受到貿易和旅行製裁,有更多的病例並沒有計算在內。真實的疾病負擔估計為每年300萬至500萬例病例,以及10萬至12萬例死亡。
預防與控製
采用以預防、防備和應對為基礎,同時具有一個有效的監測係統的多學科方法,是減輕霍亂疫情,在呈地方性流行的地區控製霍亂並減少死亡的關鍵。
治療
霍亂是一種容易治療的疾病。高達80%的病人可以通過及時服用口服補液鹽(世衛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口服補液鹽標準袋)而成功得到治療。極嚴重脫水的患者需要靜脈輸液。這些病人還需要適當的抗生素,以縮短腹瀉時間,減少所需的補液量,並縮短霍亂弧菌的排泄時間。不建議大規模使用抗生素,因為這對控製霍亂的蔓延沒有效果,反而有助於增加抗菌素耐藥性。
為確保及時獲得治療,霍亂治療中心應設在受影響的人群地帶。經過適當治療,病死率應保持在1%以下。
疫情應對
一旦發現疫情,通常的幹預戰略是:通過確保及時獲得治療來減少死亡,以及通過提供安全飲用水,做到環境衛生適宜,並且開展健康教育,改善社區的個人衛生和安全食品操作做法來控製疾病的蔓延。提供安全飲用水並做到環境衛生是一項艱巨挑戰,但仍然是減少霍亂影響的關鍵因素。
口服霍亂疫苗
目前市場上可用的安全有效口服霍亂疫苗有兩種類型。兩者都是全細胞滅活疫苗,一種有複合B亞基,另外一種則沒有。二者都能在流行地區持續提供50%以上的保護,為期2年。
有一種疫苗(Dukoral)通過了世衛組織資格預審並在60多個國家獲得了許可。已經證明,接種Dukoral之後4-6個月在各年齡組可對O1霍亂弧菌提供85-90%的短期保護。
另有一種疫苗(Shanchol)正在等待通過世衛組織資格預審,該疫苗在5歲以下兒童中對霍亂弧菌和O139提供較長期的保護。
這兩種疫苗都是分兩劑服用,間隔7天至6個星期。帶有B亞基的疫苗(Dukoral)要以150毫升安全飲用水送服。
世衛組織建議,在霍亂呈地方流行的地區以及麵臨暴發危險的地區,利用現有霍亂疫苗所開展的免疫接種活動應與通常情況下推薦的控製措施並行使用。像改善供水和衛生設施等較長期的活動到位時,疫苗可發揮短期效果。
使用時,應針對生活在高風險地區的弱勢人群開展免疫接種,並不應對提供控製或預防霍亂流行的其他幹預措施造成影響。世界衛生組織的3步決策工具旨在向衛生當局提供指導,以在複雜、緊急情況下決定是否要使用霍亂疫苗。
由於保護效力較低,且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高,因此世衛組織從未建議使用注射用霍亂疫苗。
旅行和貿易
今天,沒有一個國家將霍亂疫苗接種證明作為入境條件。以往的經驗表明,不必要采取檢疫措施並對人員和貨物流動加以禁止。與進口食品有關的霍亂散在病例與個別旅行者攜帶的食物相關。因此,僅僅以出現霍亂流行或者霍亂在某國呈地方性流行為根據,而對按照良好生產規範生產的食品采取進口限製是沒有正當理由的。
如果出現了跨境傳播,鼓勵毗鄰受霍亂影響地區的國家加強疾病監測和國家防備,以快速發現並應對疾病暴發情況。此外,應向旅行者和社區居民提供霍亂的潛在風險和症狀信息,防患霍亂的預防措施,以及何時何地報告病例。
世衛組織的應對
通過世衛組織全球霍亂控製專題小組,世衛組織致力於:
為國家層麵的霍亂防控提供技術谘詢和支持;
在腹瀉病疫情的預防、防備和應對方麵,培養國家、區域和區域層麵的衛生專業人員;
向衛生專業人員和公眾散發有關霍亂和其它易於流行的腸道傳染病的信息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