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患者男性55歲,因反複咳嗽、氣促4年,再發加重1月餘入院。4年前患者因咳嗽、咳痰伴活動後氣促接受開胸肺活檢病理檢查,診斷為肺泡蛋白沉積症(PAP),合並肺結核。積極抗感染治療無效,病情逐日加重轉ICU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最終死亡。該病曆提示,在患者合並肺結核而未治療的情況下行肺灌洗,導致結核全身播散而死亡。反複痰找抗酸杆菌是簡單有效的診斷方法,而肺灌洗要慎重。
臨床資料
患者男性,55歲,因反複咳嗽、氣促4年,再發加重1月餘入院。患者4年前因咳嗽、咳痰伴活動後氣促接受開胸肺活檢,病理提示肺泡蛋白沉積症(PAP)。4年來症狀反複發作,1月餘前出現咳嗽、氣促、間歇畏寒及發熱,外院按PAP多次經纖支鏡行肺葉分段灌洗及抗感染治療,症狀無改善。患者本次發病以來食欲差,體重減輕4 kg。
查體及輔助檢查
消瘦,慢性病容,兩肺少量幹[口][羅]音,兩下肺散在濕[口][羅]音,明顯杵狀指,心腹無異常。
血常規 外周血WBC 10.9×109/L,中性粒細胞90%,RBC 5.1×1012/L,Hb 140 g/L。
血氣 pH=7.464,PCO2為28.8 mmHg,PO2為58.9 mmHg。
胸片 右全肺、左肺中下野斑點、片狀密度增高影,邊緣欠清,其中可見透光區,右心緣欠清,雙側肋膈角清楚(圖1)。
診療及轉歸
診斷:肺泡蛋白沉積症合並肺結核。
根據患者發熱症狀及外周血象,考慮PAP合並肺炎,積極抗感染,但患者病情逐日加重,出現嚴重低氧,入院第6日轉ICU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
經纖支鏡吸痰送檢,塗片找抗酸杆菌(+~++)、黴菌(-)、細菌(-),真菌培養(-),細菌培養示咽菌伴少量G-杆菌混合生長。診斷為肺泡蛋白沉積症合並肺結核。
予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治療。入院第14天患者病情惡化,高熱、昏迷、瞳孔散大、血壓下降,最終死亡。
評 論
患者曾被確診PAP,故一旦出現呼吸道症狀易想到PAP複發。經支氣管鏡支氣管肺泡灌洗或全肺灌洗是治療PAP唯一有效的方法,但在患者合並肺結核而未治療的情況下,肺灌洗會導致結核全身播散甚至死亡。
前後胸片比較(圖1、2)示病灶增多,右上肺尖後段(結核好發部位)出現斑片狀邊緣欠清之密度增高影。經抗生素治療後症狀未好轉,肺部病灶未消失,此時應高度懷疑合並肺結核,反複痰找抗酸杆菌是簡單有效的診斷方法,而肺灌洗要慎重。
圖1 胸片示右全肺、左中下肺野斑片狀密度增高影,邊緣欠清,其中可見透光區,右心緣欠清,雙側肋膈角清楚(入院第2天)
圖2 胸片示病灶未吸收,右下肺大片融合病灶(入院第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