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全基因組相關研究顯示,某些基因與丙肝病毒(HCV)感染自發清除有關。論文2月19日在線發表於《內科學年鑒》(Ann Intern Med)雜誌。
研究者納入了919例血清HCV抗體(+)、HCV RNA(-)的患者(自發清除組),以及1482例血清HCV抗體及HCV RNA均(+)的患者(感染持續組),測算其單核苷酸多態性(SNP)的頻率。
結果顯示,自發清除組與持續組患者等位基因頻率的差異位於染色體19q13.13和6p21.32。在染色體19中,等位基因差異位於IL-28B附近;而在染色體6中,等位基因差異位於第二型人白細胞抗原(HLA class Ⅱ)基因附近。上述改變分別能解釋14.9%和15.8%的歐裔及非裔患者的HCV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