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感染者超20萬,上海下一步疫情防控重點在何方?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2-04-15

導讀

時至今日,上海無症狀感染者攀升的趨勢仍未緩解。

截止到4月13日,上海現有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已超過25萬例,其中絕大多數為無症狀感染者。

距離浦東浦西開啟“鴛鴦鍋”模式進行劃區核酸篩查已經過去好幾輪了,但上海依舊沒有迎來新增無症狀感染者的拐點,相反,無症狀感染者依舊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在激增。

這樣的情形不免讓人擔憂:為什麼這次疫情上海無症狀感染者占比如此之高?它對疫情防控有何影響?針對上海來勢洶洶的無症狀感染浪潮,今後如何進行清零,有無相對應的管控措施?

01

無症狀感染者為何占比如此之高?專業人士給出答案

複習一下,無症狀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呈陽性,但沒有相關臨床表現如咽痛、發燒、乏力、幹咳等的人員。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無症狀感染者呢?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解答了這一問題:

一是病原學特征。上海本輪疫情的“涉事”毒株為奧密克戎變異株BA.2亞型,其特點為隱匿性強、傳播速度快、潛伏期短、臨床症狀不典型。

也就是說,這種病毒的典型表現之一就是無症狀感染者占比高。

二是感染人群的年齡特點。上海主要出行者以中青年為主,因此,病毒往往在這一流動性較大的群體間傳播。

感染者的平均年齡40.6歲,中位數年齡40歲,60歲以下的比例占84.5%,中青年群體相對來說抵抗力較強,無症狀的比例也較高。

三是疫苗接種情況。上海市疫苗接種數量一直走在前列,接種總量已超過5500萬劑次,2200多萬人完成全程接種,1100多萬人完成了加強針接種。

本輪疫情感染者絕大多數都已經全程接種過新冠疫苗,人群免疫力在增強,無症狀感染者比例也會增多。

四是感染者的被發現方式。有症狀的感染者往往是在出現症狀,因症就診過程中在醫院發熱門診或者藥店被監測哨點發現。而無症狀感染者主要通過核酸檢測、人群篩查等方式發現。

上海現在以區域排查為主,因此發現的陽性感染者中,處於潛伏期和早期的無症狀感染者數量較多。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臨時集中隔離收治點總指揮陳爾真則給了更為詳細的解釋:

無症狀感染者多,與主動篩查的措施有關。有症狀感染者一般是有症狀後到醫院裏就診時發現,上海大麵積的主動篩查,很多沒有症狀的感染者提前被發現,比例相應就高。

另外,近日上海有症狀感染者數量占比接近10%,較以往有所增加,就是因為原本的無症狀患者,現在出現了相應的症狀。上海篩查的動作比較快,才有了無症狀感染者占比較高這樣一個結果。

付晨表示,隨著疾病的發展,有部分無症狀感染者會表現出臨床症狀而轉為確診病例,這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同時,無症狀感染者也具有傳染性。

劃重點,“也具有傳染性”,所以友友們,一定要做好防護,戴口罩勤洗手,非必要少出門,減少聚集,加強個人防護才能保住自己啊!

02

無症狀感染會引發哪些後果?

即便是無症狀,但具有傳染性這個點,還是讓目前上海的疫情顯得更加焦灼。

當前上海疫情防控主要憂慮的點在於:大量的無症狀感染者,是否會造成更大範圍的感染、引起患者的重症以及留下後遺症?

撇開需要政府給力的物資運送等一係列外在的因素,單就無症狀感染本身來講,它給上海的疫情防控造成的影響,是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的。

首先是感染範圍,別看無症狀感染者沒有臨床症狀表現,但他們體內帶有病毒,和確診病例一樣都具有傳染性,其傳染方式也是一樣的。

而且由於無症狀感染者自身沒有症狀,在大麵積檢測到他們之前很難發現自己感染,也就是說,容易出現隱匿傳播的現象,交叉感染其他人的情況更嚴重。

在防控道路上,上海需要下的功夫還很大。

那麼,無症狀感染會引發重症嗎?會留下後遺症嗎?相對來說,無症狀感染者比已經確診的患者,是要安全一些的。

一直以來,人們談之色變的新冠後遺症,其實是因為患者感染病原微生物後,引起組織或者髒器損傷,這些隱患留在身體中,後果可想而知。而無症狀感染者沒有症狀表現,沒有組織器官受損,出現後遺症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至於輕重症的問題,就要看有症狀感染者的數量,以及疫苗接種率情況如何了。

據2021年6月的官方新聞,上海市完成全程接種人數達1683.6萬人,18周歲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種率已達77.6%,對比現在的2200多萬人完成全程接種,1100多萬人完成了加強針接種來看,接種率還是很高的。

大規模的疫苗接種對於保護易感人群非常重要。如果不慎感染,輕症或者無症狀比例會上升,重症比例將會下降。這就是上文所說的,上海無症狀感染者比例較多的原因之一。

無症狀感染者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他們有一定的概率轉為有症狀感染者。對於可能造成的後續影響,還需要觀察疫情的進一步發展。

03

大量無症狀激增壓力下,後續如何管控?

4月6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當前,全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快速增長,部分地區社區傳播仍未阻斷,疫情仍在高位運行,防控形勢嚴峻複雜。

重點是,無症狀與有症狀感染者在管控上不能被區別對待。

無症狀感染者目前的管控措施是集中管理,一方麵是盡可能避免病毒的進一步傳播,另一方麵便於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甄別有病情進展風險的病人並將其送到定點醫院進行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

作為一線城市的上海,論醫療資源,它處於領先水平,因此我們需要將疫情努力控製在上海範圍內,一旦疫情外溢,那後果不堪設想。

國內醫療資源尚且不平衡,“躺平”的念頭可以歇歇了。

江浙將為上海提供6萬間隔離房,用於接收新冠密接人員。

目前,全國各地都在齊心協力,馳援上海。除了之前我們提到了全國各地蔬菜的運輸,江浙已經在為上海建設儲備隔離房源,來緩解上海的隔離場所壓力。

疫情防控中時有意外,難免給人們的生活和心理造成影響。麵對如今嚴酷的局麵,還是要看具體執行起來能否把控住合適的力度。

上海的防控道路還很長,如何平衡醫療資源、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和人手進行精準防控,是下一步防控調整需要重視的關鍵。

關鍵字:無症狀感染者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